《高等学校交流讲义 植物学 下》求取 ⇩

第六章 植物系统分类的概念197

第一节 植物系统学的任务197

第二节 种的概念197

下册目录197

第三节 自然界中种的形成·关于种的形成的实验工作198

第四节 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198

第五节 分类的单位和命名法199

第六节 植物界两大类的一般特征200

第七章 低等植物总论及鞭毛有机体202

第一节 低等植物构造及生活的多样性202

二、鞭毛有机体的一般特征203

第二节 鞭毛有机体203

一、绿色的及非绿色的鞭毛有机体203

三、绿色的鞭毛有机体204

(一)金藻类204

(二)甲藻类204

(三)眼虫藻类204

四、鞭毛有机体在生物界的地位204

第八章 藻类植物206

第一节 绿藻门206

一、绿藻植物的一般特征206

(一)真绿藻纲208

二、分类和代表植物208

(二)接合藻纲211

(三)轮藻纲211

三、绿藻的起源和进化215

第二节 不等鞭毛藻门216

第三节 硅藻门217

第四节 褐藻门219

第五节 红藻门224

第六节 蓝藻门228

一、藻类生活史中的世代交替及核相交替230

第七节 藻类植物小结230

二、藻类各群的相互关系231

三、藻类和生活环境231

(一)水生的和陆生的、淡水产的和海产的、浮游的和水底的藻类231

(二)温度和藻类分布的关系232

(三)生活在不同水深的藻类对于光的适应232

(四)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和其他物质对于藻类生活的影响·藻类对于水源清洁的作用233

四、藻类的腐生、寄生和共生233

五、藻类的经济意义234

六、中国藻类的研究与利用234

一、细菌的形状、构造及特征236

(一)形状及大小236

第九章 菌类植物及地衣236

第一节 细菌门236

(二)细胞内部结构237

(三)细菌的繁殖238

(四)细菌芽孢的形成238

二、细菌在自然界及人类经济上的意义239

(一)对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推动作用239

(二)对人类经济上和健康上造成的损害239

(三)在工业上的利用239

(四)医药卫生方面的应用240

(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利用240

第二节 粘菌门241

一、本门植物的特征241

三、放线细菌及其在人类经济上的意义241

四、细菌的起源241

二、粘菌的生活史242

三、十字花科肿根病菌243

第三节 真菌门243

一、真菌植物的构造及特征243

二、分类概要244

(一)古生菌纲244

(二)藻菌纲245

(三)子囊菌纲249

(四)担子菌纲257

(五)半知菌纲265

三、真菌门小结266

(一)真菌的起源及进化266

(二)真菌在自然界及人类经济上的意义267

(三)菌根的结构、分布及意义267

第四节 地衣267

一、地衣门的形态267

二、地衣的营养与繁殖268

三、地衣的生态与分布270

第十章 高等植物总论及苔藓植物271

第一节 高等植物的一般特征271

一、苔藓植物门的特征272

第二节 高等植物的分门272

第三节 苔藓植物门272

二、分类及其代表植物273

(一)苔纲273

(二)藓纲276

三、苔藓植物的系统发育281

第十一章 蕨类植物283

第一节 裸蕨植物门283

一、裸蕨植物门的特征及分布283

二、裸蕨植物门的分类及其代表植物283

(一)裸蕨纲283

(二)松叶兰纲285

一、石松植物门的特征286

第二节 石松植物门286

二、石松植物门的分类及其代表植物287

(一)石松纲287

(二)卷柏纲287

(三)鳞木纲289

(四)水韭纲289

一、木贼门的特征290

二、现代生存的种类及其代表植物290

第三节 木贼门(楔叶植物门)290

三、石松植物门的分布、生态及经济意义290

三、木贼门植物的地理分布、生态及实用意义291

四、古代的木贼门植物292

第四节 真蕨门(羽叶植物门)292

一、真蕨门的特征292

二、真蕨门的分类及其代表植物292

(一)厚囊蕨纲293

(二)薄囊蕨纲295

三、真蕨门植物的实用意义296

四、蕨类植物的起源及进化296

二、裸子植物的特征299

一、种子植物和种子的意义299

第一节 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299

第十二章 裸子植物299

三、裸子植物的分类301

第二节 种子蕨类301

一、苏铁蕨目的特征301

二、代表植物302

三、种子蕨在系统发生上的意义302

第三节 苏铁类302

一、苏铁目302

二、本内苏铁目(亚苏铁目)303

二、银杏目304

一、苛德狄目(亚松柏目)304

第四节 松柏类304

三、松柏目305

第五节 倪藤类309

一、麻黄目309

二、倪藤目309

三、百岁兰目310

第六节 裸子植物的总结310

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312

第一节 通论312

一、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312

二、被子植物分类学史的回顾312

三、被子植物系统分类所根据的原理和原则313

四、小结314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315

一、第一进化干 毛茛植物(多心皮植物)316

(一)特征316

(二)分类及代表植物316

二、第二进化干 金缕梅植物318

(一)特征318

(二)分类及代表植物319

三、第三进化干 蔷薇植物319

(一)第一小干 蔷薇支319

(二)第二小干 豆支321

(三)第三小干 锦葵支326

(四)第四小干 桃金娘支331

(五)第五小干 漆树支335

(六)第六小干 马兜铃支349

(七)第七小干 河苔草支350

(八)第八小干 杨梅支350

(九)第九小干 管花支353

四、第四进化干 侧子植物363

(一)第一小干 罂粟支363

(二)第二小干 桔梗支366

(三)第三小干 藤黄支374

五、第五进化干 山龙眼植物378

(四)第四小干 瓶子草支378

六、第六进化干 中子植物380

(一)第一小干 中央子支380

(二)第二小干 荨麻支383

(三)第三小干 蓼支387

(四)第四小干 仙人掌支388

(五)第五小干 报春花支389

七、第七进化干 柿树植物390

八、第八进化干 百合植物391

(一)第一小干 百合支391

(二)第二小干 微子支397

(三)第三小干 莎草支398

(四)第四小干 颖花支399

九、第九进化干 佛焰花植物406

(一)第一小干 佛焰花支406

(二)第二小干 胡椒支409

十、第十进化干 杨柳植物410

十一、第十一进化干 木麻黄植物411

第三节 被子植物总结412

一、被子植物的发展阶段412

二、被子植物的发展路线412

三、被子植物发展的枝干413

附录 被子植物系统416

1961《高等学校交流讲义 植物学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山大学植物学教研组,山东大学植物学教研组编 196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