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学》求取 ⇩

第一篇 中草药基本知识1

第一章 中草药的化学成分1

第一节 各类成分简介1

一、糖类1

(一)单糖类1

绪论1

(二)低聚糖类2

(三)多聚糖(多糖)2

1.淀粉2

2.粘液2

3.树胶2

(一)通性3

二、甙类3

(二)各类甙的性质与定性反应4

1.含硫甙4

2.氰甙4

3.酚及酚甙5

4.羟基蒽甙衍生物及蒽甙5

5.黄酮类及黄酮甙6

6.皂甙7

7.强心甙9

8.香豆精甙类11

三、生物碱11

(一)通性11

(二)分布12

(三)分类13

四、挥发油类14

(一)通性14

(二)化学组成14

1.萜类化合物14

2.芳香族化合物16

五、鞣质类17

六、有机酸类18

七、树脂类18

八、油脂与蜡18

十、植物色素19

九、蛋白质、氨基酸与酶19

第二节 中草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20

一、检查中草药的性状、颜色及气味20

二、制备试验溶液20

三、各类成分的检查20

(一)糖、多糖和甙类的检查20

(二)各类甙的检查20

(三)生物碱的检查21

(四)鞣质的检查21

(五)有机酸的检查21

(六)蛋白质与氨基酸的检查21

(七)挥发油与油脂的检查21

一、中草药的采集22

第二章 中草药的采集、加工、炮制与贮藏22

第一节 中草药的采集与加工22

二、中草药的加工24

第二节 中草药的炮制25

一、炮制的意义26

二、常用炮制方法26

(一)整理26

(二)水制法26

(三)火制法27

(四)水火合制法28

(一)虫蛀29

一、中草药在贮藏过程中较易发生的变质现象与产生因素29

第三节 中草药的贮藏29

(五)其它制法29

(二)发霉30

(三)变色30

(四)走油30

二、贮藏原则与方法30

(一)保持干燥30

(二)保持低温30

(三)灭虫措施30

(四)其他经验贮藏方法31

第三章 中草药的鉴定(一) 中草药原植物鉴定32

三、植物的学名33

二、植物分类的方法33

一、原植物鉴定的意义33

四、植物分类系统简介34

(一)低等植物(藻菌植物门)34

1.藻类34

2.菌类35

(1) 细菌35

(2) 真菌35

3.地衣类36

(二)高等植物36

1.苔藓植物门36

2.蕨类植物门36

3.种子植物门37

五、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应用38

六、高等植物器官的形态38

(一)根38

1.根的形态和种类39

2.根的变态39

(二)茎40

1.茎的形态与种类40

2.茎的变态41

(三)叶42

1.叶片的形态42

(1) 叶片全形43

(6) 叶脉44

(5) 叶片的质地44

(2) 叶端形状44

(4) 叶缘形状44

(3) 叶基形状44

2.单叶和复叶45

3.叶序46

4.叶的变态46

(四)花47

1.花的组成47

(1) 花梗(花柄)47

(2) 花托47

(3) 花被47

(4) 雄蕊群47

(5) 雌蕊群49

2.花程式(花公式)50

3.花序51

(1) 无限花序51

(2) 有限花序53

(五)果实54

1.聚合果54

2.聚花果(复果)55

3.单果55

(1) 干果55

3.胚57

2.胚乳57

1.种皮57

(六)种子57

(2) 肉果57

七、被子植物的分类58

(一)双子叶植物纲58

1.双子叶植物的特征58

2.双子叶植物纲部分科的介绍58

(1) 蓼科58

(2) 毛茛科58

(3) 十字花科59

(4) 蔷薇科59

(5) 豆科61

(6) 芸香料62

(7) 大戟科63

(8) 五加科64

(9) 伞形科64

(10)夹竹桃科65

(11)唇形科66

(12)茄科66

(13)玄参科66

(14)茜草科67

(15)忍冬科67

(16)桔梗科68

(17)菊科68

(1) 百合科69

2.单子叶植物纲部分科的介绍69

(二)单子叶植物纲69

1.单子叶植物的特征69

(2) 石蒜科70

(3) 天南星科70

八、原植物鉴定的方法71

(一)一般性的核对方法71

(二)查考原始文献与模式标本71

(三)其他辅助方法72

(一)经验鉴别方法73

(二)各类不同药用部分药材的性状通性73

一、性状鉴定73

第四章 中草药的鉴定(二) 中草药药材鉴定73

二、显微鉴定76

(一)意义76

(二)方法76

(三)药材的内部构造77

Ⅰ. 植物的细胞77

1.原生质体78

(1) 细胞质78

(2) 细胞核78

(3) 质体78

2.细胞后含物78

Ⅱ. 植物的组织80

3.细胞壁80

1.分生组织81

(1) 初生分生组织81

(2) 次生分生组织81

2.永久组织81

(1) 保护组织81

(2) 基本组织84

(3) 机械组织84

(4) 输导组织85

(5) 分泌组织87

(1) 根的初生长和初生构造88

1.根的构造88

Ⅲ. 根、茎、叶的内部构造88

(2) 根的次生长和次生构造89

2.茎的构造90

(1) 双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茎的初生长和初生构造90

(2) 双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茎的次生长和次生构造92

(3) 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95

3.叶的构造96

(1) 表皮96

(2) 叶肉97

5.纸层析法98

4.萤光法98

3.微量升华法98

2.显微化学法98

1.试管法98

(一)定性方法98

三、理化鉴定98

(3) 叶脉98

6.薄层层析法100

(二)定量方法102

1.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102

(1) 中草药中挥发油的含量测定102

(2) 中草药中皂甙的含量测定103

(3) 中草药中生物碱的含量测定103

(4) 中草药中黄酮甙的含量测定104

(5) 中草药中鞣质的含量测定105

2.水分测定法106

3.灰分测定法107

(2) 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107

4.浸出物的测定107

(1) 水溶性浸出物的测定107

(2) 醇溶性浸出物的测定108

第五章 中草药的应用109

一、中草药的性能109

(一)四气五味109

(二)升降浮沉109

二、药物间的相互关系110

三、用量与用法110

(三)归经110

附:常用中草药方剂简介111

第二篇 常用中草药117

第一章 解表药117

麻黄(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麻黄根)117

葛根(葛花)119

柴胡(北柴胡、狭叶柴胡、竹叶柴胡)120

薄荷(龙脑薄荷、绿薄荷)122

紫苏(鸡冠紫苏、白苏)123

125

第二章 止咳化痰平喘药128

庐山石韦(小石韦、有柄石韦、毡毛石韦、北京石韦)128

千日红129

蔊菜(印度蔊菜、蔊菜)130

苦杏仁(甜杏仁、苦杏仁油、挥发杏仁油、杏仁油)131

前胡(白花前胡、紫花前胡)132

满山红(兴安杜鹃、紫花杜鹃、迎山红、小叶枇杷、细叶杜鹃)134

栝楼(栝楼仁、栝楼皮、天花粉、王瓜)135

桔梗(桔梗叶)137

天南星(异叶天南星、东北天南星、朝鲜天南星、拟天南星、虎掌)138

半夏(掌叶半夏)139

百部(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对叶百部)141

浙贝母(川贝母、卷叶贝母、冲松贝母、平贝母、伊贝母、贝母花)143

芸香草144

鱼腥草(蕺菜)147

第三章 清热药147

辣蓼(水蓼、辣蓼、白毛垂花蓼、显花蓼)148

马齿苋149

黄连150

白头翁(兴安白头翁、细裂白头翁、委陵茶、翻白草、漏芦)152

大血藤(红藤)153

大青叶与板蓝根(菘蓝、草大青、蓼蓝、马蓝、大青树、青黛)154

垂盆草(佛甲草)156

广豆根(柔枝槐、蝙蝠葛)157

黄柏(黄皮树、关黄柏、川黄柏、含小蘗碱的植物资源)159

四季青(冬青、铁冬青、岗梅)160

紫花地丁(犁头草、米口袋)161

连翘(金钟花)162

筋骨草164

夏枯草164

黄芩(西南黄芩、黄花黄芩)165

半枝莲167

穿心莲168

梔子170

白花蛇舌草(伞房花耳草、水线草)171

金银花(忍冬藤)172

半边莲(北美山梗菜)174

野菊花175

蒲公英(苣荬菜、黄鹌菜、苦苣菜)176

千里光(森林千里光、狗舌草)176

鸭跖草178

七叶一枝花(拳参)179

石蒜(紫花石蒜、黄花石蒜)180

第四章 利尿逐水药186

一、利尿药186

茯苓(猪苓)186

木通(木通马兜铃、山木通、白木通、五叶木通、八月扎)187

萹蓄(习见蓼)189

连钱草(过路黄、广金钱草、江西金钱草-天胡荽)190

车前(平车前)191

茵陈蒿(滨蒿、白蒿、万年蒿、阴行草)192

薏苡仁194

二、逐水药196

商陆196

芫花(黄芫花)197

第五章 止血药199

麦角(鹅冠草麦角)199

?木201

仙鹤草202

地榆203

槐花米(槐树)204

铁苋菜205

地锦草(斑地锦)206

三七(菊叶三七、景天三七、竹节人参)207

紫珠草(杜虹花、裸花紫珠、大叶紫珠、白棠子树、华紫珠)208

茜草209

小蓟(刻叶刺儿菜)210

大蓟(飞廉)211

旱莲草(鳢肠)212

白及213

第六章 活血药216

虎杖217

毛茛(禺毛茛、茴茴蒜、扬子毛茛、小毛茛)218

延胡索(东北延胡索、齿瓣延胡索、江苏延胡索)219

田基黄(地耳草)221

当归221

矮地茶(紫金牛)223

益母草(大花益母草)225

丹参226

鸡屎藤(毛鸡屎藤)227

红花(藏红花)228

郁金(姜黄、莪术)229

莪术231

第七章 理气药与消食药235

厚朴(凹叶厚朴)235

山楂236

陈皮(桔红、化桔红、广陈皮、桔络、桔核、桔叶、小青皮)238

藿香(广藿香)238

苍术(茅苍术、北苍术、关苍术)239

木香(云木香、川木香、土木香)241

第八章 祛风镇痛药244

牛膝(川牛膝、土牛膝)244

乌头(草乌、附子)245

粉防已(石蟾蜍、金钱吊乌龟、千金藤、广防已、木防已、防已)247

肉桂(阴香、细叶香桂、川桂、月桂)249

八角枫(华瓜木、瓜木)251

白芷(川白芷、杭白芷)252

独活(毛当归、散叶独活、土当归、牛尾独活)253

羌活(宽叶羌活)254

徐长卿255

北五加皮256

南五加皮(细柱五加、红毛五加、三叶五加)257

颠茄叶258

曼陀罗叶(紫花曼陀罗、洋金花、白花曼陀罗、毛曼陀罗)259

豨莶草260

苍耳草及苍耳子261

土茯苓(菝葜)262

第九章 补益药265

灵芝(紫芝)265

何首乌266

白芍(芍药、赤芍、草芍药、川赤芍)267

黄芪(内蒙古黄芪)268

甘草269

人参(竹节人参、华山参、野豇豆、商陆)270

枸杞子(宁夏枸杞、地骨皮)272

地黄273

党参(川党参)275

白术276

天门冬277

麦门冬(沿阶草、大麦冬、阔叶麦冬)277

玉竹(小玉竹、毛筒玉竹)278

黄精(长叶黄精、多花黄精)279

第十章 安神镇痉药283

五味子(北五味子、长梗南五味子、华中五味子)283

远志(细叶远志、宽叶远志、瓜子金)285

酸枣仁286

钩藤(华钩藤)287

第十一章 泻下药与收敛药290

一、泻下药290

大黄(掌叶大黄、蜀大黄、鸡爪大黄、河北大黄)290

二、收敛药293

五倍子(盐肤木、青麦扬、红麦扬)293

第十二章 抗寄生虫药296

海人草(美舌藻、膜翅藻)296

苦楝皮(楝树、川楝)297

山道年花(山道年蒿、蛔蒿、东北蛔蒿)298

槟榔(大腹皮)299

一、心血管药301

银杏叶301

第十三章 心血管药与抗肿瘤药301

萝芙木(印度萝芙木、海南萝芙木、云南萝芙木、催吐萝芙木)302

黄花夹竹桃304

臭梧桐(臭牡丹)305

洋地黄(紫花洋地黄)307

毛花洋地黄309

二、抗肿瘤药310

三尖杉(中国粗榧、篦子三尖杉)310

肿节风(草珊瑚)312

野百合312

喜树313

斑蝥(绿芫青、黑翅、红娘子)315

长春花315

蟾酥317

第十四章 其他类药物319

土槿皮(金钱松、木槿、川槿皮)319

毛冬青320

一叶萩320

桉叶(大叶桉、蓝桉树)321

穿龙薯蓣[三角叶薯蓣、盾叶薯蓣、蜀葵叶薯蓣、黄山药、叉蕊薯蓣(粉草薢)、纤细薯蓣(棉萆薢)、山萆薢、黄独(黄药子)]322

附录一 常用化学试剂配制法327

附录二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331

附录三 常见种子植物分科检索表336

《中草药学》中文药名索引352

拉丁学名索引361

1976年08月第2版《中草药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草药学  中、下(1976 PDF版)
中草药学 中、下
1976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草药学(1979 PDF版)
中草药学
1979
中草药化学( PDF版)
中草药化学
中草药学(1976年08月第2版 PDF版)
中草药学
1976年08月第2版
中草药( PDF版)
中草药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草药学(1977 PDF版)
中草药学
1977
科海先驱-美国著名科学家成功之路  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 PDF版)
科海先驱-美国著名科学家成功之路 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草药学(1980 PDF版)
中草药学
1980
中草药化学( PDF版)
中草药化学
中草药学讲义  中(1979 PDF版)
中草药学讲义 中
1979
中草药与药剂学基础(1976 PDF版)
中草药与药剂学基础
1976
中医·中药·青草药( PDF版)
中医·中药·青草药
国丰文化出版社
中草药(1978 PDF版)
中草药
197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草药学  上(1987 PDF版)
中草药学 上
1987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草药(1978 PDF版)
中草药
1978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