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学讲义 中》
作者 | 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332 |
出版时间 | 197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0906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总论3
第一章 中草药的化学成分3
一、糖类4
二、有机酸类4
三、油脂和蜡5
四、甙类6
五、鞣质类15
六、生物碱类16
七、挥发油类17
八、树脂类19
九、氨基酸类20
十、肽类和蛋白质20
十一、植物色素21
十二、橡胶21
十三、植物细胞壁成分21
十四、无机成分22
附:各类成分的溶解性22
第二章 中草药的采收、加工、干燥和贮藏23
一、采收23
二、加工25
三、干燥25
四、包装26
五、贮藏26
第三章 中药材的炮制30
一、炮制的目的30
二、炮制的方法30
三、炮制与化学成分的关系32
第四章 药材的鉴定39
一、药材鉴定的目的和意义39
二、药材鉴定的依据40
三、药材鉴定用样品的采取41
四、药材真伪的鉴别41
五、药材纯度的检查44
六、药材品质优劣的鉴定46
第五章 中医药的基本知识49
第一节 中医学基本知识49
一、阴阳学说49
二、四诊概要50
三、辩证论治53
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67
一、四气67
二、五味67
三、升降浮沉68
第三节 禁忌68
各论69
第一章 解表药69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75
1.麻黄(附:根)75
2.桂枝79
3.细辛(附:土细辛)80
4.姜(附:姜皮、姜汁)82
5.防风83
6.白芷85
7.藁本86
8.芫荽子88
9.荆芥88
10.紫苏(附:梗、叶、子)89
11.香薷92
12.百里香93
13.辛夷93
14.苍耳子(附:草)95
15.鹅不食草97
16.大蒜(附:葱白)98
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99
1.薄荷99
2.桑叶101
3.菊花103
4.牛蒡子(附:根、叶)104
5.蔓荆子105
6.黄荆(附:根、子)106
7.淡豆豉107
8.蝉蜕107
9.西河柳108
10.葛根(附:花)108
11.浮萍110
12.升麻111
13.柴胡(附:竹叶柴胡)113
14.常山(附:蜀漆)115
15.金鷄纳皮117
第二章 清热药119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131
1.石膏(附:煅石膏、寒水石)131
2.知母132
3.栀子134
4.芦根136
5.淡竹叶(附:竹叶、竹叶卷心)136
6.莲子心(附:荷叶、荷蒂、荷梗)138
7.夏枯草140
8.决明子141
9.青葙子143
10.木贼(附:问荆、犬问荆、节节草)143
第二节 清热凉血药145
1.犀角(附:水牛角、黄牛角)145
2.牛黄(附:人造牛黄)147
3.地黄148
4.牡丹皮150
5.紫草152
6.银柴胡(附:山银柴胡)154
7.青蒿(附:黄蒿)156
8.白薇157
9.白茅根(附:花)158
第三节 清热燥湿药160
1.黄芩160
2.黄连161
3.马尾连164
4.小蘗根165
5.黄柏167
6.龙胆170
7.苦参171
8.秦皮174
9.白鲜皮175
10.鸦胆子177
11.白头翁179
12.椿皮(附:凤眼草、臭椿叶、香椿皮)180
13.茵陈蒿182
14.土茯苓(附:菝葜)184
15.马齿苋186
16.辣蓼188
17.黄栌189
18.拳参190
19.虎杖191
20.胡黄连192
21.鷄眼草193
22.田基黄194
23.地锦草195
24.铁苋菜196
25.翻白草(附:委陵荣)196
第四节 清热解毒药197
1.金银花(附:忍冬藤)197
2.金莲花200
3.野菊花201
4.连翘(附:连翘心、叶)203
5.大青叶205
6.板蓝根207
7.青黛208
8.蒲公英210
9.紫花地丁(附:广地丁)211
10.苦地丁212
11.甜地丁213
12.鱼腥草214
13.鸭跖草216
14.马鞭草217
15.穿心莲218
16.射干220
17.蚤休221
18.广豆根222
19.北豆根224
20.漏芦226
21.败酱草(附:根、墓头回)227
22.啤酒花(附:香蛇麻腺、葎草)230
23.酸浆233
24.马勃233
25.松?234
26.四季青236
27.千里光237
28.蓍草238
29.白花蛇舌草239
30.半枝莲240
31.半边莲241
第三章 祛痰止咳平喘药243
第一节 祛痰药251
1.半夏(附:掌叶半夏、水半夏)251
2.天南星253
3.白附子(附:关白附)255
4.芥子256
5.皂荚259
6.桔梗260
7.紫菀(附:山紫菀)262
8.白前264
9.栝楼(附:天花粉)265
10.南沙参(附:北沙参)267
11.前胡269
12.竹茹(附:竹沥)271
13.礞石271
14.蛤壳272
15.海浮石(附:海石花)272
16.昆布272
17.海藻274
第二节 止咳药275
1.苦杏仁(附:苦杏仁油、挥发杏仁油、杏仁油、甜杏仁)275
2.枇杷叶(附:核)276
3.白果277
4.款冬花(附:叶)279
5.百部280
6.浙贝母(附:土贝母)282
7.川贝母(附:平贝母、伊贝母)284
8.罂粟壳(附:阿片)285
9.白屈菜287
10.猫眼草289
11.筋骨草290
12.满山红291
13.照山白294
14.矮地茶295
15.棉花根与棉根皮(附:子、壳、叶)297
16.百合298
17.桑白皮(附:桑枝、桑椹)300
18.胖大海301
第三节 平喘药302
1.曼陀罗叶302
2.洋金花(附:含阿托品类生物碱的其他中草药:颠茄、莨菪子、华山参、山莨菪、三分三、矮莨菪、天蓬子根)303
3.芸香草308
4.旋复花(附:金沸草)309
5.葶苈子310
6.马兜铃(附:天仙藤、青木香)312
第四章 祛寒药315
1.乌头与附子(附:草乌)317
2.肉桂(附:桂子、桂皮油)320
3.干姜(见解表药)321
4.高良姜(附:大高良姜)321
5.吴茱萸323
6.丁香(附:母丁香)325
7.茴香326
8.艾叶328
9.花椒329
10.胡椒330
11.荜菝332
1979《中草药学讲义 中》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药学讲义
- 1960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中草药学
- 1976年08月第2版
-
- 科海先驱-美国著名科学家成功之路 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医学讲义 上 中医学基础、中草药部份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草药学讲义 上
- 1978
-
- 中草药学讲义 下
- 1979
-
- 中药学讲义
- 1974
-
- 中药方剂学讲义
- 1959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中草药学讲义
- 1977 湖南中医学院
-
- 中草药学
- 1973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新编中药学讲义
- 1956 中医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