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盐、亚硝酸盐和N-亚硝酸基化合物》
作者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编;李猍等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11 |
出版时间 | 198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010026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934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1.概要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2
1.1 概要2
1.1.1 分析方法2
1.1.1.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3
1.1.1.2 N-双硝基化合物3
1.1.2 环境中的来源和存在3
1.1.2.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4
1.1.2.2 N-亚硝基化合物4
1.1.3 代谢5
1.1.3.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5
1.1.3.2 N-亚硝基化合物5
1.1.4 动物实验研究5
1.1.4.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5
1.1.5 流行病学研究6
1.1.4.2 N-亚硝基化合物6
1.1.5.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7
1.1.5.2 N-亚硝基化合物7
1.1.6 对健康危险性的评价7
1.1.6.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7
1.1.6.2 N亚硝基本化合物8
1.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8
1.2.1 分析方面的问题8
1.2.1.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8
1.2.1.2 N-亚硝基化合物9
1.2.2 环境中的来源和水平9
1.2.2.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9
1.2.2.2 N-亚硝基化合物9
1.2.5.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10
1.2.4 实验研究10
1.2.5 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10
1.2.3.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10
1.2.3 代谢10
1.2.3.2 N-亚硝基化合物10
1.2.5.2 N-亚硝基化合物11
2.化学和分析方法11
2.1 化学性质和反应11
2.1.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11
2.1.2 N-亚硝基化合物12
2.1.3 体外N-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13
2.1.4 其它物质对N-亚硝基化合物形成的影响16
2.2 分析方法18
2.2.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18
2.2.2 N-亚硝基化合物19
3.1.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22
3.1.2 N-亚硝基化合物22
3.空气、水、土壤和食物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N-亚硝基化合物的来源22
3.1 自然产生22
3.2 和人类活动有关的来源23
3.2.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23
3.2.1.1 肥料23
3.2.1.2 动物排泄物24
3.2.1.3 城市、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废弃物24
3.2.2 N-亚硝基化合物25
3.2.2.1 食品25
3.2.1.4 人为地在食品中添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25
3.2.2.2 烟草26
3.2.2.3 工业用途26
4.在环境和生物圈中的迁移和转化26
4.1 氮的循环26
4.2 在食品中的转化29
4.2.1 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29
4.2.2 N-亚硝基化合物的生成和降解31
4.3 由药品和农药形成N-亚硝基化合物32
4.4.2 N-亚硝基化合物在体内的形成33
4.4 N-亚硝基化合物在动物体内的形成33
4.4.1 N-亚硝基化合物在模拟胃液中的形成33
4.5 由微生物形成N-亚硝基化合物34
4.6 其它化学物质在形成N-亚硝基化合物中的作用35
5.环境中的水平和接触35
5.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35
5.1.1 大气35
5.1.2 水36
5.1.3 某些食物37
5.1.4 一般人群接触量的估计39
5.2 N-亚硝基化合物40
5.2.1 大气40
5.2.2 水40
5.2.3 选择性食品45
5.2.4 烟草和烟45
6.1 胃肠道吸收46
6.1.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46
5.2.5 对一般人群接触的估计46
6.硝酸盐、亚硝酸盐和N-亚硝基化合物的代谢46
5.2.6 N-亚硝基化合物的职业性接触46
6.1.2 N-亚硝基化合物47
6.2 生物转化和排泄47
6.2.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47
6.2.2 N-亚硝基化合物48
7.对硝酸盐、亚硝酸盐和N-亚硝基化合物作用的实验研究49
7.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49
7.1.1 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研究49
7.1.2 慢性毒性和致癌性研究51
7.1.3 胚胎毒性52
7.1.4 致突变性53
7.1.5 与营养因素的相互作用54
7.2.1 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研究55
7.2 N-亚硝基化合物55
7.2.2 致癌性57
7.2.2.1 反应的种属间差异59
7.2.2.2 反应的种属内在的差异59
7.2.2.3 N-亚硝基化合物的剂量-反应关系59
7.2.2.4 亚硝酸盐和胺或酰胺联合作用下的肿瘤诱发61
7.2.2.5 硝酸盐和胺联合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62
7.2.2.6 经胚盘的致癌作用66
7.2.2.7 形态学研究67
7.2.2.8 生化机理69
7.2.2.9 和各种化学因素的相互作用69
7.2.2.10 其它影响因素71
7.2.3 胚胎毒性和致畸性72
7.2.4 致突变性73
8.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74
8.硝酸盐、亚硝酸盐和N-亚硝基化合物对人的作用74
8.1.1 流行病学研究75
8.1.1.1 通过水的接触75
8.1.1.2 通过疏散的接触78
8.1.1.3 意外的高剂量接触78
8.1.1.4 通过大气的接触79
8.1.2 影响对硝酸盐易感生的因素79
8.1.3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剂量-反应关系81
8.2 亚硝基化合物83
9.人接触硝酸盐、亚硝酸盐和N-亚硝基化合物对健康危险性的评价84
9.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84
9.1.1 序论84
9.1.2 对健康危险性的评价85
9.2 N-亚硝基化合物86
9.2.1 序论86
9.2.2 对健康危险性的评价87
9.3 减少接触87
1987《硝酸盐、亚硝酸盐和N-亚硝酸基化合物》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编;李猍等译 1987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浓硝酸制造
- 1957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硝酸钚的转变化学
- 1965年12月
-
- 硝胺及硝酸酯炸药化学与工艺学
- 1994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
- 环境中的N-亚硝基化合物
- 1988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N-亚硝基化合物分析方法
- 1980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硝酸磷肥
- 1983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硝酸工学
- 1954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硝酸的制造
- 1963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 硝酸磷肥 上 硝酸处理磷矿的理论基础
- 1980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小型氮肥厂稀硝酸及硝酸铵的生产
- 1978 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
- 硝酸铵工艺学
- 1957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硝酸铵工艺学
- 1983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无机化工工艺学 2 硫酸与硝酸
- 1989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