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谘商工作的人际关系》
作者 | 林显茂著 编者 |
---|---|
出版 | 众成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00 |
出版时间 | 197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768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章 研究的动机、要旨与方法及其展望1
一、倡导“动力性相互交涉”的治疗关系的新观念1
个案谘商工作的人际关系――医师和病患间的治疗关系、教师和学生间的辅助关系1
二、开拓“个案谘商工作”的“协同治疗”的新途径2
三、剖析“动力性交互作用”的人际关系及强调其在“关系疗法”中的重要性4
四、注重个案谘商工作治疗功能的“积极性”和“发展性”并展望其“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治疗目标4
一、个案谘商工作与人际关系7
第一章 个案谘商工作的人际关系7
二、个案谘商工作与各种人际关系8
五、兼采“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法并借临床个案的实证研究以建立个案谘商工作的人际关系之理论基础9
(一)个案谘商工作与友谊关系9
(二)个案谘商工作与医师和病患间的人际关系10
(三)个案谘商工作与精神科医师和病患间人际关系11
(四)个案谘商工作的人际关系12
三、个案谘商工作与动力性交互作用的人际关系13
第二章 双极性的关系18
一、个案谘商工作与双极性18
[临床案例一]18
[临床案例二]19
(一)普洛伊拉对双极性的解释21
二、精神医学专家对双极性的解释21
(二)弗洛伊特对双极性的解释22
(三)郎克对双极性的解释23
[临床案例三]24
三、求助者对辅助者的双极性25
[临床案例四]27
四、辅助者对求助者的双极性28
五、伦理的双极性29
六、双极性的投射作用30
一、容受的态度33
第三章 容受的关系33
二、应答的态度34
(一)应答的面谈34
(二)感情的应答36
(三)理智与情绪的应答37
(四)应答性容受的特性38
(五)应答性容受的障碍40
三、非指示的态度46
(一)非指示的、倾听的面谈46
[临床案例五]47
(二)非指示态度的治疗效果47
(三)非指示的方法51
四、非审判的态度53
(一)个案谘商工作和审判的态度53
(二)个案谘商工作和非审判的态度54
[临床个案六]54
(三)非审判的态度和评价56
[临床个案七]58
(五)传达非审判态度的障碍61
(四)非审判态度的传达61
五、心理上的支持63
第四章 感情转移的关系66
一、亲密感66
二、感情转移的关系67
三、感情转移与心理治疗69
四、弗洛伊特与感情转移70
五、转移现象与其积极性意义72
六、转移现象的控制74
[临床案例八]76
七、逆转移80
[临床案例九]81
八、逆转移的控制82
[临床案例十]82
九、动力性的相互交涉85
第五章 同一化与分离的关系87
一、个案谘商与同一化的问题87
二、同一化的动力性意义88
三、同一化的治疗效果89
[临床案例十一]90
四、分离的问题95
(一)郎克和分离意志96
(二)阿廉和分离的问题98
[临床案例十二]100
五、同一化和分离的关系102
第六章 个性化的关系105
一、个性的问题105
二、个案谘商工作与个性化的需求106
三、中立性的问题107
四、社会工作机构的伦理义务109
[临床案例十三]110
(一)罗杰斯与抵抗现象113
五、抵抗的问题113
(二)汉米顿与抵抗114
(三)郎克与抵抗115
(四)阿廉与抵抗115
(五)弗洛伊特与抵抗116
六、抵抗的积极性意义117
七、抵抗的控制118
八、个性化的态度119
九、个性化的方法121
一、个案谘商工作的目的与方法125
第七章 自我决定的关系125
二、自我决定的原则126
三、辅助者的功能127
(一)帮助求助者能自我容受127
(二)激发求助者潜在的人格资源128
(三)帮助求助者了解适当的社会资源作为选择的参考资料128
(四)提供救兵者自己能解决其本身问题并达成人格成长的有利环境128
四、阻碍自我决定的因素128
五、辅助者的任务129
[临床案例十四]130
六、自我决定的界限131
[临床案例十五]132
第八章 保护秘密的关系135
一、个案谘商工作与保护秘密135
二、保护秘密的权利136
三、秘密的各类137
(一)集团的机密138
(二)集团性机密的传递138
四、复合个案与情报交换140
五、协同面谈的效果140
六、保护秘密与大众传播141
[临床案例十六]142
[临床案例十七]142
七、保护秘密的界限143
(一)与救助者本身其他权利的冲突143
(二)与他人权利的冲突143
(三)与辅助者权利的冲突144
(四)与社会工作机构权利的冲突144
[临床案例十八]144
[临床案例十九]145
(五)与社会权益的冲突145
八、保护秘密与辅助者的面谈态度146
九、伦理性的动力性交互关系147
第九章 治疗的关系149
一、治疗的人际关系149
二、治疗过程的各阶段149
(一)个案研究149
(二)诊断过程150
三、治疗方法151
(三)评价151
(一)原因治疗152
(二)原因性152
(三)动力性的原因性153
(四)原因治疗和动力性相互交涉155
四、治疗目标156
第十章 动力性相互交涉的关系162
一、诊断主义162
[临床案例二十]163
二、功能主义165
三、动力主义166
四、动力性的相互交涉169
附章 个案研究及其评鉴172
一、问题儿童的个案谘商的个案研究172
二、精神薄弱儿童及其母亲的心理治疗的个案研究179
(一)问题179
(二)家庭结构179
(三)社会调查180
(五)临床心理的诊断182
(四)社会诊断182
(六)治疗方针183
(七)治疗计划184
(八)治疗经过185
(九)效果的评鉴188
三、伤残者的个案工作的个案研究193
四、家庭的个案工作的个案研究195
(一)家庭史分析195
(二)治疗目标197
(三)治疗技术199
1977《个案谘商工作的人际关系》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林显茂著 1977 众成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成功的人际关系
- 1990 台湾:世茂出版社
-
- 微妙的人际关系
-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
- 人际关系的学问
- 1988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 成功的人际关系
- 1988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经济与人际关系
- 1989 工人出版社
-
- 科技工作者人际关系指南
- 1988 北京:海洋出版社
-
- 人际关系的奥秘
- 1988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
- 人际关系的艺术
- 1991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
- 人际关系
- 1987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工作中的现代人际关系学
- 198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海外公共关系纪实
- 1992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老人个案工作
- 1997 集贤社
-
- 突破的人际关系
- 1982 武陵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