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地球卫星大地测量》
作者 | 唐昌选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249 |
出版时间 | 197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54166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绪论1
(1-1 )人卫在大地测量上的应用和成就1
(一)利用人卫作为高空测量目标传算坐标和建立人卫大地网1
(二)利用人卫轨道变化求定地球重力场的参数1
(三)人卫大地测量的成就1
(1-2)人卫的运行和正常轨道参数以及初始轨道参数的求定2
(一)人卫轨道平面在空中的位置4
(二)人卫轨道的大小和形状4
(三)定向角ω及人卫过近地点的时刻T6
(四)以我国第一颗人卫为例计算六个初始轨道参数6
(一)照像仪器8
(1-3)人卫照像观测8
(二)仪器的整置和观测9
(1-3)求定测站对人卫的方向11
(一)用球心投影法求定定标星的标准坐标11
(二)由底片的量测坐标计算人卫的标准坐标16
(三)由人卫的标准坐标计算人卫的视赤经赤纬19
(四)计算例21
(1-5)微大气折射和微光行差的改正以及坐标系的选择24
(一)微大气折射差的改正24
(二)微光行差的改正30
(三)坐标系的选择31
(1-6)照像观测精度的分析31
(一)人卫测距一般概念34
(1-7)测站对人卫的距离测定34
(二)激光人卫测距系统35
(三)多普勒观测39
(1-8)测地卫星40
第二章 地心坐标和海屿联测43
(2-1)以地球中心为坐标原点地面点的地心大地直角坐标与地心大地坐标的关系43
(2-2)根据人卫的地心直角坐标求定测站地心大地直角坐标的基本方程49
(2-3)观测人卫求定它在观测瞬时t的地心直角坐标的基本方程52
(2-4)人卫地心赤经赤纬法53
(一)由人卫的视位置(S、α′、δ′)求定相应的地心赤经赤纬及测站的地心大地直角坐标的基本公式54
(二)求定人卫在观测瞬时t的地心向径г55
(三)模拟的计算例56
(一)基本方程62
(2-5)轨道法(一)62
(二)解算测站地心大地直角坐标及轨道参数63
(三)误差方程式的组成67
(四)模拟的计算例78
(2-6)轨道法(二)84
(一)同时测定方向和距离84
(二)只测定人卫的方向不测定距离85
(三)只测定测站到人卫的距离87
(四)测定测站到各卫星点的距离差90
(2-7)两点同时观测人卫由已知点求定未知点的坐标93
(一)两点同时观测人卫都测定方向和距离93
(二)两点同时观测人卫已知点测定方向和距离求知点只测定方向97
(2-8)两点同时观测人卫测定方向由两已知点求定未知点的坐标98
(2-9)三点同时观测人卫测定方向由两已知点求定未知点的坐标105
(2-10)四点同时观测人卫测定距离由三已知点求定未知点的坐标112
(2-11)坐标换算的基本公式115
(一)两类尤拉方程116
(二)坐标换算的基本公式121
第三章 地球椭球的扁率与人卫轨道变化的关系130
(3-1)人卫的摄动运动方程130
(一)摄动运动方程的基本形式130
(二)人卫的摄动运动方程134
(3-2)地球重力位及摄动函数135
(一)地球重力位函数的展开式136
(二)摄动函数和它对人卫六个轨道参数的影响138
(一)影响的几何意义143
(3-3)地球扁率对人卫升交点赤经Ω的影响143
(二)影响的数学分析144
(3-4)利用人卫轨道变化求定地球椭球的扁率146
(一)根据带谐系数Jn求定α147
(二)观测人卫求定Jn之值149
(3-5)利用人卫求定正常重力及GM之值152
(3-6)重力异常和大地水准面的差距154
(一)重力异常154
(二)大地水准面的差距157
(3-7)利用地面点已知的地心大地直角坐标求定地心参考椭球的长半径158
(一)根据P点已知的地心大地直角坐标求Δρ159
(二)高程异常的误差方程式162
(4-1)空间人卫大地网的建立165
第四章 人卫大地网165
(一)两站同时观测人卫只测定方向166
(二)两站同时观测人卫、同时测定方向和距离169
(4-2)用数学模型来说明一些问题172
(一)同时测定方向和距离建立空间人卫大地网的数学模型172
(二)同时测定方向和距离(第一测回)175
(三)同时测定方向和距离(第二测回)180
(四)两测回结果的中数与数学模型的真值比较183
(五)只同时测定方向建立空间人卫大地网185
(六)两站同时测观人卫测定方向和距离差建立空间人卫大地网199
(七)现将前面三种情况的误差列表于下,以资比较203
(一)空间人卫网条件的类型206
(4-3)空间人卫网按附有未知数的条件平差206
(二)改正数条件方程式212
(4-4)空间人卫网按间接法平差229
(4-5)空间人卫大地网归算到地球椭球面和对平差的一点意见235
结束语238
附录240
1 偏近点角240
(一)偏近点角的几何意义240
(二)人卫地心向径r与偏近点角的关系式240
(三)真近点角V与偏近点角E的关系式241
(四)平近点角M与偏近点角E的关系式242
2 n2a3=GM的推证243
(一)开普勒第三定律的意义243
(二)开普勒常数的推求244
1975《人造地球卫星大地测量》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椭球大地测量学
- 1989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人造地球卫星轨道摄动理论
- 1997
-
- 人造地球卫星通信
- 1975 西安市:陕西人民出版社
-
- 地球资源卫星
- 1982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椭球大地测量学
- 1988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 人造地球卫星
- 1975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宇宙飞船 宇宙探测器 人造地球卫星
- 1973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力学
- 1992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卫星大地测量学
- 1998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卫星大地测量方法
- 1980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卫星大地测量学概论
- 1978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理论
- 1974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中国大地测量星表
- 1991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力学
- 1988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 人造地球卫星
- 1958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