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技术》
作者 | (日)濑川和喜著;周子明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66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5448·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4881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一、压铸的特点1
1-1把压铸模作为热交换器1
1-2必须在短时间内把金属液压入型腔1
目 录1
1-3压铸时型腔内的气体排出困难2
1-4金属液压入时的喷射状态2
二、压铸中的金属流3
2-1金属液流的种类3
-A喷射3
-B喷射流4
-C压力流5
-D再喷射6
-E补缩金属流6
-B压力流的利用8
-C对付再喷射的办法8
-A喷射及喷射流的利用8
2-2金属流特性的利用8
-D补缩金属流9
2-3金属流与压铸件的质量9
-A表面质量10
-B内部质量10
-C强度及气密性10
三、金属液的凝固时间与“适当充填时间”11
四、压铸模16
5-4模具的温度41
5-5金属液的温度42
5-6涂料(脱模剂)42
5-7冲头的润滑剂42
5-10其他43
5-9循环时间43
5-8余料饼的厚度43
六、压铸机的性能44
6-1压铸机的压射性能44
6-2压射油缸的种类及其特性45
-A单动油缸的特性45
-B背压式油缸的特性47
-C增压式油缸的特性48
-D压力和速度分别控制的增压式油缸的特性48
七、压铸件结构设计应注意事项50
7-1压铸件的抗拉强度50
7-2压铸件的形状50
7-3压铸件的转角处的R51
7-4压铸件的壁厚51
7-5压铸件的壁厚与金属液的流动长度51
7-8压铸孔52
7-6出模斜度52
7-7加工余量52
7-9压铸合金的选择53
7-10压铸件的图纸53
八、压铸工厂的质量管理53
九、压铸模的热处理57
9-1 退火58
9-2淬火60
9-3回火63
9-4氮化处理64
9-5热处理变形65
9-6与热处理有关的压铸模设计注意事项65
9-7保存好热处理的数据65
结束语66
1986《压铸技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濑川和喜著;周子明译 1986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压力铸造技术
- 1986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铸钢、铸铁熔接技术
- 香港世界出版社
-
- 压铸法
- 1954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旋压技术
- 1986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挤压铸造
- 1984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压力铸造浇道技术
- 1984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压铸浇口技术
- 1976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低压铸造
- 1989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压铸技术基础
- 1978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铸工技术 上
- 1973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铸工技术 下
- 1974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低压铸造
- 1974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电铸技术
- 1992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
- 压力铸造技术
- 1982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