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下 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 1966-1982年》求取 ⇩

总编辑序1

第15卷序3

第一章1949—1976年的毛泽东思想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院研究中国的政治系 名誉教授 S.施拉姆3

从人民民主到人民内部矛盾3

毛对“中国式道路”的寻求36

中苏分裂的原因与后果58

“文化大革命”的意识形态86

结论对毛的思想遗产的探索101

第一篇“文化大革命”:混乱中的中国,1966—1969年116

第二章中国陷入危机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 哈里·哈丁116

走向对抗116

权威的垮台143

夺权154

政治体制的重建183

结论193

第三章中苏对抗:中国北部边疆地区的战争与外交美国公共政策企业研究所中国研究项目主任 托马斯·鲁宾逊214

“文化大革命”外交政策的起源214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外交政策,1965—1967年226

中国外交政策的低谷,1967—1968年242

1969年的中苏边界冲突249

1969—1975年的中苏边界谈判270

附录 中国和苏联的军事集结,1969—1975年288

第二篇“文化大革命”:为继承权而斗争,1969—1982年303

第四章毛的接班人问题和毛主义的终结哈佛大学历史和政治学教授 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303

引言303

中国政治的军事化304

林彪的覆灭311

“四人帮”的兴衰336

空位期372

邓小平的纲领391

第五章对美开放兰德公司负责国际政策研究的经理 乔纳森·波拉克407

政治进程与中国的外交政策407

通往北京之路,1968—1972年410

停滞与动乱,1973—1976年429

通往正常化之路,1977—1979年438

树立独立自主的形象,1980—1982年458

中美关系的意义471

第三篇“文化大革命”及其后果477

第六章中国的经济政策及其贯彻情况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德怀特·H.珀金斯477

引言477

经济混乱,1966—1969年480

工业发展战略,1966—1976年487

工业战略的变化,1977—1980年497

加速工业增长,1982—1987年502

农村发展战略517

1979年以后农村政策的变化528

结论539

第七章教育苏珊娜·佩珀545

学校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作用545

发动群众548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562

否定教育革命578

“中国模式”在第三世界的前景591

第八章文艺创作与政治乌得勒支大学比较文学教授 杜韦·福克玛597

“文化大革命”的发端:作家遭受思想攻击,文化机构陷入混乱597

文学体系的变化602

现代革命题材的京剧样板戏608

1976年和“伤痕文学”的产生612

第四篇共产主义统治下的生活和文学620

第九章共产主义统治下的农村圣迭各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 理查德·马德森620

建立一个新的经济和政治制度,1949—1955年620

社会改造,1955—1963年632

塑造“社会主义新人”,1963—1976年651

复旧,1977年以后666

结论673

第十章人民共和国的城市生活安阿伯密执安大学社会学教授 马丁·金·怀特681

早期年代,1949—1956年681

中期年代,1957—1965年700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713

毛泽东以后的中国,1977年及1977年以后726

结论735

第十一章共产主义统治下的文学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东语教授 西里尔·伯奇742

社会主义文学的建立,1949—1956年742

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56—1965年763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台湾的新作家,1966—1976年792

毛以后的时代805

附言817

第五篇分离的省份829

第十二章国民党统治下的台湾,1949—1982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研究进修学院 讲师拉尔夫·克拉夫829

巩固基业,1949—1959年829

经济起飞,1960—1970年845

新的挑战,1971—1978年854

美中关系正常化以后的台湾868

后记统一的重任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878

附录 会议与领导人886

参考文献介绍890

参考书目938

重印后记1114

199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下 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 1966-1982年》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英)崔瑞德,(美)费正清总主编;(英)R. 麦克法夸尔Ro 199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