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学概论》求取 ⇩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文章及其形成1

一、文章的本质1

二、文章的形成过程5

第二节 文章学的对象和性质8

一、什么是文章学8

二、文章学的对象和性质12

第三节 建设科学的现代文章学15

一、继承古代文章学的唯物论传统16

二、在辩证唯物论的指导下建设和发展科学的现代文章学21

第二章 文章的内容与形式25

第一节 什么是文章的内容和形式25

一、什么是文章的内容25

二、什么是文章的形式27

第二节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30

一、内容决定形式30

二、形式反作用于内容32

第三节 内容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34

一、文章的社会作用决定了它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35

二、文章内容的真理性39

第四节 文章的分类41

一、按表述客观事物的方法分类41

二、按文章的结构、语言及篇章的外表形态分类42

三、按文章的应用分类43

第三章 正确认识客观事物45

第一节 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途径45

一、直接认识客观事物46

二、间接认识客观事物49

第二节 影响作者认识客观事物的诸因素51

一、世界观51

二、时代和阶级54

三、学识水平55

四、思维能力57

第三节 努力提高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60

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60

二、积极投身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62

三、加强训练64

四、作一个高尚的人65

第四章 文章的观点与材料68

第一节 观点68

一、观点的历史性69

二、观点的阶级性69

三、观点的客观性70

四、观点的主观性70

第二节 材料73

一、材料具有客观性74

二、材料具有系统性75

三、材料具有信息性76

四、材料具有真伪性76

第三节 观点和材料的关系81

一、开始构思阶段81

二、形成观点阶段82

三、进入写作阶段83

四、修改阶段83

第五章 文章的结构86

第一节 结构的实质和原则86

一、什么叫结构86

二、结构的实质86

三、结构的原则87

第二节 文章结构的具体内容93

一、开头和结尾93

二、层次和段落99

三、过渡103

四、交待和照应104

第六章 文章的语言112

第一节 概说112

一、文章语言的重要性113

二、思想与文章语言114

三、文体与文章语言115

四、下决心学好语言118

第二节 朴素与形象123

一、朴素123

二、形象129

第三节 精确与流畅131

一、精确131

二、流畅138

第四节 新鲜与活泼140

一、新鲜140

二、活泼142

第七章 文章的修辞146

第一节 常用修辞格148

一、比喻148

二、借代151

三、比拟152

四、夸张155

五、反语157

六、引用159

第二节 句式的设计和选择162

一、主动句和被动句164

二、肯定句和否定句165

三、反问句和设问句166

四、白话句式和文言句式168

五、长句和短句169

六、整句和散句171

第三节 表现手法174

一、比喻手法175

二、比拟手法179

三、对照手法182

四、比兴手法184

第八章 叙述、描写和抒情187

第一节 叙述187

一、什么是叙述187

二、常用的叙述方法188

三、叙述的线索194

四、人称的转换196

五、论说文中的叙述197

第二节 描写199

一、描写的基本方法200

二、人物描写203

三、景物描写210

第三节 抒情214

一、什么是抒情214

二、抒情的方式215

三、抒情的几点要求218

第九章 议论219

第一节 什么是议论219

第二节 论点和论据223

一、论点要正确鲜明223

二、论据要充足有力225

第三节 论证与反驳228

一、论证228

二、反驳236

第十章 说明246

第一节 说明及其应用246

一、说明的含义246

二、说明的应用246

第二节 说明的原则254

一、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254

二、必须揭示事物的本质254

三、必须客观地说明事物256

四、语言应当准确通俗257

第三节 说明的方法258

一、提问和定义258

二、分类和举例259

三、比喻和引用262

四、数字和图表263

五、比较和对比265

第十一章 文风268

第一节 文风和文风的形成268

一、什么是文风268

二、文风的形成268

第二节 文风的社会作用271

一、好的文风有利于社会发展272

二、文风不正阻碍社会前进273

第三节 马列主义文风的基本特征275

一、马列主义文风的形成275

二、马列主义文风的基本特征276

第四节 恢复和发扬马列主义文风287

一、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288

二、端正思想作风288

三、注意学习语法、修辞和逻辑289

第十二章 文章的表达过程291

第一节 文章的构思292

一、消化材料294

二、发掘和提炼观点295

三、安排组织结构296

四、斟酌语言297

第二节 文章的起草298

一、怎样起草298

二、起草的注意事项300

第三节 文章的修改301

一、修改的重要性302

二、怎样修改303

《文章学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古代文章学概论(1983 PDF版)
古代文章学概论
1983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文学概论( PDF版)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1947 PDF版)
文学概论
1947
文章概論(1954 PDF版)
文章概論
1954 河出書房
文学概论( PDF版)
文学概论
河北省天津市师范专科学校
文章学概论( PDF版)
文章学概论
文学概论(1957 PDF版)
文学概论
1957 新文艺出版社
文学概论(1987 PDF版)
文学概论
1987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文学概论(1985 PDF版)
文学概论
1985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文章概论(1939 PDF版)
文章概论
1939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办公应用 DOS平台 培训教程(1997 PDF版)
办公应用 DOS平台 培训教程
1997 北京: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
文学概论(1981 PDF版)
文学概论
1981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文章词句学概要(1984 PDF版)
文章词句学概要
1984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文学概论(1981 PDF版)
文学概论
1981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文学概论(1986 PDF版)
文学概论
1986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