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
作者 | 姚承宪,张继坤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37 |
出版时间 | 198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090029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7581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第一章文学的本质特征1
第一节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1
一文学的起源1
目录1
二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8
三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映15
四文学的真实性和倾向性18
一文学和社会科学反映社会生活的不同特点25
第二节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25
二形象和典型31
三文学是语言的艺术45
第三节文学的社会作用50
一文学的认识作用51
二文学的教育作用53
三文学的娱乐作用54
一文学属于上层建筑58
第二章文学的社会属性58
第一节文学的上层建筑性质58
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65
第二节文学的阶级性71
一阶级社会中文学的阶级性71
二文学阶级性的复杂性与人性问题75
第三节文学的人民性84
一人民性的涵义84
二人民性的标志89
第四节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方向93
一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93
二党的领导是坚持社会主义95
文学创作方向的保证95
第三章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103
第一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一般原理103
一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基本概念103
二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106
一题材111
第二节文学作品内容诸因素111
二主题117
三人物127
四环境130
五情节134
第三节文学作品形式诸因素140
一结构140
二语言145
一文学体裁分类的依据156
第四章文学的体裁156
第一节文学体裁的分类156
二 文学体裁分类的相对性158
第二节诗歌160
一诗歌的基本特征161
二诗歌的分类167
三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169
第三节散文171
一散文的基本特征172
二散文的分类176
三散文的表现手法178
第四节小说179
一小说的基本特征180
二小说的分类182
三 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185
第五节戏剧文学187
一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187
二戏剧文学的分类192
第六节电影文学196
一电影文学的基本特征196
二电影文学的蒙太奇修辞方法198
第五章文学的创作过程200
第一节创作的必要条件200
一深厚的生活基础201
二进步的深刻的思想观点204
三相应的文化艺术修养209
第二节创作的一般过程212
一积累素材阶段213
二 艺术构思阶段217
三写作阶段222
第三节文学创作的典型化224
一典型化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224
二典型化的方法229
第四节文学创作的思维活动232
一形象思维是文学创作的客观规律233
二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234
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关系241
第六章文学的创作方法244
第一节创作方法与世界观244
一创作方法的涵义244
二创作方法的历史性245
三创作方法与世界观的关系248
第二节文学史上的创作方法255
一现实主义……………………………………………(256 )二浪漫主义261
三现代主义268
第三节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271
一 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方法的形成与发展271
二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方法的基本要求278
第七章文学的风格、流派和民族特点285
第一节文学的风格285
一文学风格的涵义285
二文学风格的表现287
三文学风格的形成291
四 文学风格的多样统一295
第二节文学的流派300
一文学流派的涵义300
二文学流派的形成306
三文学流派的意义308
第三节文学的民族特点311
一文学的民族特点及其意义311
二构成文学民族特点的要素314
第一节文学的发展320
一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320
第八章文学的发展和继承、革新320
二文学发展的社会原因325
第二节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335
一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335
二继承文学遗产的意义340
三 批判继承与革新创造的辩证关系344
第三节文学发展中各民族文学的交流355
一各民族文学相互影响在文学发展中的作用355
二各民族文学产生相互影响的原因357
三批判地吸取外民族文学的精华359
第九章文学欣赏363
第一节文学欣赏的产生363
一文学欣赏产生的条件364
二文学欣赏中的共呜371
第二节文学欣赏的过程和特点377
一文学欣赏的一般过程377
二文学欣赏的特点382
一文学欣赏是实现文学社会作用的必要条件394
第三节文学欣赏的意义394
二文学欣赏是联系读者和作家的桥梁395
三 文学欣赏是文学批评的基础399
第十章文学批评403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404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404
二文学批评的作用408
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标准…………………………(413 )一文学批评标准的涵义和性质414
二无产阶级文学的批评标准416
三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关系425
第三节正确开展文学批评427
一反映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坚持马克思428
主义文艺方向428
二重视审美感受,从文学形象分析入手430
三具备有机整体意识,加强宏观研究432
四平等、热诚地对待作家和读者,发扬实事求433
是的坦率精神433
五写出个性特色,增强评论文采435
1987《文学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姚承宪,张继坤主编 1987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文学概论
- 1991.06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文学概论
- 1932 协和印书局
-
- 文学概论
- 河北省天津市师范专科学校
-
- 文学概论
- 1957 新文艺出版社
-
- 文学概论
- 1984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
- 文学概论
- 1987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
- 文学概论
- 1989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文学概论
- 198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文学概论
- 1981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文学概论
- 1955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文学概论
- 1976 台湾开明书店
-
- 海夫文存
- 1994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 文学概论
- 1989.04 开封市:河南教育出版社
-
- 文学概论
- 199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