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能改变人类吗 机器人·生命·人类的将来》
作者 | (日)加藤一郎编;吕学诗等译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14 |
出版时间 | 198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5192·34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6395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小组讨论1
1.机器人·生命·人类1
(1)人的定义2
问题的出发点2
越来越象人类的机器人2
机器人能具有意识吗?5
人类能改造到何种程度?7
应用人造心脏的可能性12
人机共存13
能改变到什么程度?14
探究新的生命现象15
不允许制造人17
生命是物质现象19
新的科学思想的兴起20
智能的进化21
生命与宇宙22
脑和意识23
(2)没有神的恩赐23
智能活动也是“玩火”24
尊重生命的现实性25
生物武器26
新还原论27
回到笛卡儿主义的起点28
没有神的恩赐29
模糊度与科学技术30
来自现代社会的要求30
生活孕育技术31
对话--生物工程与分子生物学33
2.生命观的变化33
生物机械电子学34
分子生物学的流派34
微生物与动植物之间的空白35
预测与控制37
生物有其固有规律40
使机器人更接近生物42
提倡DNA医学43
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科学44
接受新技术的方法45
人的观念有了变化46
技术会影响思想48
蛋白质存在的可能性49
日本的现实49
3.机器人是人的镜像51
对话--机器人和机脏人51
医学上的惘然无知52
由人造器官了解人体机构53
生命科学54
机械电子学到仿生机械电子学55
机器人和意念56
机器人所持的智能58
接近人类“全身”的概念61
机器人的定义63
机器人的个性64
机器人的界限66
“机脏人”社会67
人类和机器人共处68
接口问题73
机器人学中的哲学75
学科间的交往76
机器人学的开拓者77
对话80
4.机器人能改变社会吗?80
人之间的疏远81
医疗方面的应用84
服务的含义85
信息动力机械87
机器人化的机械88
弱者之处境89
由单功能到多功能90
机械与人92
社会不因“自闭症”而消亡92
附:日本工业机器人的现状和展望94
1984《机器人能改变人类吗 机器人·生命·人类的将来》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加藤一郎编;吕学诗等译 1984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机器人对人类的冲击
- 1987 银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
- 智能机器人 93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
-
- 机器人的叛变
- 1983 百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人脑机器人
- 1999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
- 机器人与猿人
- 1981 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
- 机器人与人类心智
- 1993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 机器人
- 1994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改变人类命运的100位名人
- 1992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 机器人
- 1985 电子工业部第六研究所
-
- 智能机器与人
- 1983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机器人
- 1986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机器人学 智能机器人传感技术
- 1996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 机器人人工智能
- 2020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 机器人智能
- 1994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 机器人
- 1984 牛顿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