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辅导材料》求取 ⇩

第一章绪 论1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1

一、名词解释1

1. 哲学1

目 录1

2.世界观2

3.方法论2

4.人生观2

5.哲学的基本问题3

6. 唯物主义3

7.古代朴素唯物主义4

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4

10.马克思主义哲学5

9.辩证唯物主义5

11.唯心主义6

12.主观唯心主义6

13.客观唯心主义6

14.辩证法7

15.朴素辩证法7

16.唯心辩证法7

17.唯物辩证法8

18.形而上学8

19.哲学党性9

20.存在9

21.本原9

2.哲学和方法论10

二、主要关系10

1.哲学和世界观10

3.世界观和人生观11

4.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11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2

6.可知论和不可知论12

三、问题解答13

1.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关系是什么?13

2. 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4

3. 唯物主义有哪些形态?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14

4. 唯心主义有哪些基本形式?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15

5. 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16

6.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意义是什么?17

8. 为什么说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18

7.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18

阅读书目19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21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21

一、名词解释21

1. 物质21

2. 运动22

3. 静止22

4. 时间22

5. 空间22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23

二、主要关系23

7. 宇宙23

6. 时空观23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24

3.物质和时空的关系24

三、问题解答25

1. 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及其伟大意义25

2. 什么是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它的缺陷是什么?26

3.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27

4. 怎样理解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28

5. 怎样说明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28

6. 认识时间、空间概念及其特点的意义何在?29

8. 如何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30

7.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的分歧是什么?30

9. 怎样理解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31

阅读书目32

第三章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33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33

一、名词解释33

1.意识33

2.感觉33

3. 思维34

4.意识的能动性34

5.庸俗唯物主义34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35

2.意识和语言的关系35

二、主要关系35

3.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36

三、问题解答36

1. 什么是意识?它是怎样产生的?36

2. 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关于意识的起源是如何理解的?37

3. 人的意识和动物的心理的本质区别何在?38

4. 如何通过意识的起源和本质、进一步说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38

5. 人工智能和意识的区别与联系。39

6.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在什么范围内是绝对的?什么情况下是相对的?40

7.如何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它对于实现新时期总任务有何重大意义?41

8. 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谈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41

阅读书目42

1.联系43

2.联系的普遍性43

第四章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43

一、名词解释43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43

3. 条件44

4.发展45

5.新生事物45

6. 旧事物46

7.规律(法则)46

8. 内因46

9. 外因46

二、主要关系47

1.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关系47

3.内因和外因的关系48

2.联系和发展的关系48

4.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49

三、问题解答49

1. 什么是两种发展观?它们的对立和分歧是什么?49

2. 为什么说:任何事物、现象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怎样理解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50

3. 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掌握这一原理对我们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有何意义?51

4.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52

5.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理论基础是什么?53

阅读书目54

第五章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55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55

对立统一规律55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55

3.矛盾的同一性56

4.矛盾的斗争性56

一、名词解释56

2. 矛盾56

1.对立统一规律56

5. 主要矛盾57

6.非主要矛盾57

7.主要矛盾方面57

8. 根本矛盾58

9.对抗性矛盾58

10.两点论58

11.重点论59

12.矛盾的普遍性59

2.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60

1.运动和矛盾的关系60

13.矛盾的特殊性60

二、主要关系60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61

4.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62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62

6.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63

三、问题解答63

1. 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63

2. 如何理解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客观事物发展中的作用?64

3. 为什么说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掌握这一原理有何实践意义?65

4. 为什么说凡事“一刀切”是错误的?66

5.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为什么要抓住主要矛盾?67

6.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什么?掌握这一原理有什么实践意义?68

7.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怎样?掌握这一原理有何重大意义?69

8. 掌握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有何重要意义?69

9. 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70

10.为什么说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71

11.为什么说:“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73

12.怎样理解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掌握这一原理有什么意义?75

13.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76

14.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仍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是错误的?77

阅读书目79

质量互变规律79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79

4.量变80

3.度80

一、名词解释80

2. 量80

1. 质80

5.质变81

二、主要关系81

1.质和量的关系81

2.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81

三、问题解答82

1. 掌握质、量、度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82

2. 掌握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实践意义。83

3. 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83

4. 质量互变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关系。84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85

否定之否定规律85

阅读书目85

一、名词解释86

1. 肯定86

2. 否定86

3. 扬弃86

4.否定之否定87

二、主要关系87

肯定和否定的关系87

三、问题解答88

1. 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88

2. 什么是唯物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89

3. 怎样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一原理对于正确认识革命和建设及事物发展有何指导意义?89

4. 如何理解必须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90

5.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是什么?92

阅读书目93

第六章唯物辩证法诸范畴94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94

一、名词解释94

1. 范畴94

2. 原因95

3. 结果95

4. 必然性96

5.偶然性96

6. 现实性96

7.可能性96

9. 形式97

8. 内容97

10.本质98

11.现象98

二、主要关系98

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98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99

2.社会历史条件 199

3.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100

4.形式和内容的关系100

5.现象和本质的关系101

三、问题解答102

1.正确理解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对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102

2. 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对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有何指导意义?103

3.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何意义?103

4. 为什么说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都是错误的?104

5. 怎样理解科学研究的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105

阅读书目106

第七章认识和实践107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107

一、名词解释107

1.认识论107

2.反映论108

3.不可知论108

4.实践109

5.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09

6.感性认识109

10.概念110

8.知觉110

9.表象110

7.理性认识110

11.判断111

12.推理111

13.先验论112

14.经验主义112

15.主观主义113

二、主要关系113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113

2.认识和实践的关系114

3.主观和客观的关系114

6.归纳和演绎的关系115

5.分析和综合的关系115

4.主体和客体的关系115

7.具体和抽象的关系116

三、问题解答117

1. 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论的认识论有什么根本区别?117

2.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有什么区别?117

3. 什么是实践?实践的特点和形式是什么?118

4. 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119

5. 既然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认真读书?120

6. 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发展的条件和途径是什么?121

7. 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正确条件和途径是什么?122

8. 人类认识的总规律是什么?掌握这一规律有什么重要意义?123

9. 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124

阅读书目125

1. 真理126

2. 谬误126

第八章真 理126

一、名词解释126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126

3. 客观真理127

4. 绝对真理127

5. 相对真理127

二、主要关系128

1.真理和谬误的关系128

2.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129

2. 既然真理是有用的,为什么不能说“有用即真理”?130

1. 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坚持真理的客观性?130

三、问题解答130

3. 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谈谈应当怎样正确对待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131

4.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坚持真理必须修正错误?132

5.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客观事物和正确理论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133

6. 为什么说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134

7. 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分析“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的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135

8. 用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36

9. 运用马列主义的真理观,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137

10.真理有无阶级性?如何理解“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137

1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和党的思想路线是一致的?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何在?138

12.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139

阅读书目140

1.历史观141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141

一、名词解释141

第九章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141

2.历史唯物主义142

3.历史唯心主义142

4.社会存在142

5.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43

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143

7.地理环境决定论143

二、主要关系144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144

2.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科学的关系144

1. 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45

三、问题解答145

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产生前,社会历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什么?它为什么能长期占统治地位?146

3.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重大意义?147

4.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哪里?148

5.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国的自149

然条件对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149

6.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150

什么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50

7. 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的过程?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什么不同?151

8.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对做好本职工作有何指152

导意义?152

阅读书目152

1. 生产力154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154

一、名词解释154

第十章社会基本矛盾154

2. 生产关系155

3.生产方式155

4.生产资料155

5.经济基础155

6.上层建筑155

7.社会形态155

8.社会基本矛盾156

二、主要关系156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156

1. 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157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157

三、问题解答157

2. 为什么说归根到底生产力发展是最后决定社会发展的力量?158

3. 什么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认识和掌握这一规律的意义何在?159

4. 为什么说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不能以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为标志160

5. 如何从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性质和特点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60

6.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这一基本规律的内容是什么?掌握这一规律有什么意义?161

7. 如何从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性质和特点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62

8.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163

9.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说明我国当前实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64

阅读书目165

一、名词解释166

1.阶级166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166

第十一章阶级、国家、革命166

3. 阶级分析的方法167

4.阶级观点167

2.阶级斗争167

5.经济斗争168

6.政治斗争168

7.思想斗争168

8.机会主义169

9.国家169

10.无产阶级专政169

13.社会主义革命170

11.社会革命170

12.民主主义革命170

1. 阶级和国家的关系171

2.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171

14.暴力革命171

二、主要关系171

15.改良主义171

3. 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172

三、问题解答173

1. 什么是阶级?划分阶级的客观根据是什么?为什么说根据政治态度和思想观点划分阶级是错误的?173

2. 为什么说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74

3. 怎样认识我国当前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为什么说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着?176

4.什么是国家?它的职能是什么?176

5.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为什么说新旧社会的更替必须经过社会革命才能实现?177

6. 社会革命的类型是什么?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同其他类型的革命有哪些根本区别?178

阅读书目179

第十二章社会意识180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180

一、名词解释180

1. 个人意识180

2.群体意识181

3.社会心理181

4.社会意识形态182

5.艺术182

6.道德182

9.法律思想183

8.政治思想183

7.宗教183

10.科学184

11.自然科学184

12.社会科学185

13.文明185

14.物质文明185

15.精神文明185

16.资产阶级道德的实质186

1 7.共产主义道德的特征186

18.资产阶级人道主义186

二、主要关系187

1.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关系187

20.社会主义人道主义187

19.革命人道主义187

2.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188

3.道德和法律的关系189

4. 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关系189

三、问题解答190

1. 试述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及其意义。190

2. 为什么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处理社会意识领域里斗争的正确方针?192

3. 为什么说: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批判“只有等到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了,才能谈得上建设精神文明”的错误观点。193

4. 什么是道德?道德和法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当前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意义何在?194

5.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有何区别?195

6. 为什么有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还要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什么还必须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196

阅读书目197

1. 人民群众198

第十三章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98

一、名词解释198

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198

3.个人200

4.杰出人物200

5.无产阶级领袖200

6. 群众观点201

7. 群众路线201

8.英雄史观202

9.个人迷信202

二、主要关系202

1. 人民群众和个人作用的关系202

2. 人民群众创造作用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203

3. “英雄造时势”和“时势造英雄”204

三、问题解答205

1. 如何理解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205

2. 无产阶级领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是什么?怎样全面认识领袖和群众的相互关系?206

3.党的群众路线及其理论基础是什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207

4. 就“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我们的事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的科学结论,谈谈你的认识。208

阅读书目209

附 录210

1. 北京市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三年十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哲学试题及参考答案210

2. 辽宁省一九八三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哲学试题参考答案(要点)240

3. 陕西省一九八三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哲学试题及答案要点248

4. 陕西省一九八四年春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哲学试题及答案要点256

198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辅导材料》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薛夫,王兴编 1984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怎样学习哲学(1985 PDF版)
怎样学习哲学
1985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辅导教材(197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辅导教材
197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辅导教材(197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辅导教材
197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导材料(1984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导材料
198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9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导与练习(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导与练习
1989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0 北京:学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辅导教材(1986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辅导教材
1986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学辅导(199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学辅导
1999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原理经典著作辅导材料  哲学部分(1985 PDF版)
马克思主义原理经典著作辅导材料 哲学部分
1985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原著辅导材料(198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原著辅导材料
1983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校科社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1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1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3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