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
作者 | (苏)普多夫金著;何力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7 |
出版时间 | 195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8061·139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2086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英文版序(美国)L.约可布斯1
德文版自序9
论电影的编剧与导演13
一电影剧本及其理论13
绪言13
第一章电影剧本15
一 什么是“镜头剧本”15
二 电影剧本的构成16
三 主题17
四 剧情——对于主题的处理21
五 结论29
第二章造型的素材32
一 最简单的特殊摄影手法38
二 处理素材的方法——蒙太奇结构40
三 场面的蒙太奇结构41
四 段落的蒙太奇结构44
五 电影剧本的蒙太奇结构46
六 蒙太奇作为一种造成印象的手段——表示关系的蒙太奇结构47
二电影导演与电影素材50
第一章电影素材的特质50
一 电影与戏剧50
二 电影的手法52
三 电影与真实53
四 电影空间与时间56
五 电影的素材57
六 分析60
七 蒙太奇(电影分析的逻辑)63
八 干预活动的必要性66
九 组织要拍摄的素材68
一○ 安排拍摄方位70
一一 组织偶然的材料72
一二 电影形式75
一三 导演工作的技巧78
第二章导演与剧本82
一 导演与编剧82
二 电影的环境84
三 环境中的人物87
四 确定影片的节奏89
第三章导演与演员91
一 两种作品91
二 职业电影演员与非职业演员92
三 计划非职业演员的表演93
四 “整体”96
五 富有表现力的动作97
六 富有表现力的物体98
七 作为“整体”创造者的导演99
第四章画格中的演员101
一 演员与电影形象101
二 演员与光线102
第五章导演与摄影师103
一 摄影师与摄影机103
二 摄影机与它的视点104
三 拍摄运动106
四 摄影机迫使观众去看导演要他看的东西107
五 构图的形成109
六 洗印厂113
七 集体主义——电影工作的基础114
三 用非职业演员来代替职业演员116
四 时间的特写122
五 有声电影的一个原则——音画分立128
六 我的第一部有声片中的节奏问题136
论电影演员143
第一章戏剧和电影143
第二章 演员工作的基本矛盾151
第三章 电影演员工作的非连续性158
第四章 非连续性的理论根据165
第五章 排演工作174
第六章 蒙太奇形象182
第七章 对白192
第八章 声音与形象的双重节奏200
第九章 音调变化、化妆、手势206
第一○章 演员所创造的形象的真实性213
第一一章 处理非职业演员220
第一二章 分配角色227
第一三章 创作组232
第一四章 我个人的经验240
第一五章 结论245
1957《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普多夫金著;何力译 1957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苏联演剧电影
- 1950 天下图书公司
-
- 金正日 电影和导演
- 1987 北京:外文出版社
-
- 剧本·导演·演员
- 1957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严寒,通红的鼻子
- 1956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电影编导演随谈
- 1957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 电影导演和他的两个女演员
- 1986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
- 电影演员论
- 1950 时代出版社
-
- 论导演剧本
- 1963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 电影导演论
- 1938 商务印书馆
-
- 导演的电影艺术
- 1980 志文出版社
-
- 导演与电影
- 1981 志文出版社
-
- 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
- 1982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 电影戏剧演术
- 1935 生活书店
-
- 协面调度设计
- 1959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 电影演员的魅力
- 1993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