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研究理论框架:政府如何应对当地的致胖型食物环境》

《表1 研究理论框架:政府如何应对当地的致胖型食物环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政府如何应对当地的致胖型食物环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现如今,许多国家的肥胖症患病率正在上升,肥胖已被视为一种严重的流行病;而更糟糕的是,肥胖还会诱发很多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结肠癌等。《2019减肥白皮书》指出,近年来,中国肥胖人群急速增加,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2002—2017年的十五年间,中国人口的超重率增加了约17%,肥胖率增加了约11%;中国2017年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肥胖率再度飙升到17%。导致肥胖水平上升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将重点分析致肥环境中的食物环境。“致胖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机会或生活条件对促进个体或群体肥胖的影响的总和”,而它的3个主要影响为:生物影响,行为影响和环境影响。通俗来说,致胖型食物环境就是鼓励不健康饮食行为的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超市、便利店、速食餐馆和外卖业务开始占领人们的生活,考虑方便因素,人们更愿意外出就餐或点外卖而不是自己做饭。在这种饮食习惯下,人们会不知不觉摄入过量的卡路里,而同时营养素又摄入不全面,从而极易导致肥胖。在食物环境中,本文主要关注4个元素:社区营养环境(食品店的类型和位置)、消费者营养环境(健康选择、价格、促销和营养信息的可利用性)、组织营养环境(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和信息环境(媒体和广告)来概念化食物环境(图1)。本研究主要从可利用性、可访问性、可承受性、可接受性和可调节性5个维度的理论框架(表1)来进一步探讨食物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