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北洋时期各地区通货膨胀程度表》

《表1 北洋时期各地区通货膨胀程度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货币发行主权从旁落到回归:近代纸币领券制度的推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魏建猷.中国近代货币史[M].合肥:黄山书社,1986:196.

清廷于咸丰年间在各省开设官银钱号,太平天国开始后,各地官银钱号的主要业务是推广银票钱票,这类流通于地方的银票钱票等同于地方的银行兑换券。截至清末,各地余存官银钱号18处,流通种类因地而异3,官银钱票未经中央法令明定,钱票的单位、市价、信用以及保证金份额纷杂不一,发行和流通视各省之需要而异。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导致省际间形成一个个独立的“自治王国”,银票钱票的兑换由各地方政府自行划定,由于这类纸币的发行无准备金且流通额较大,成为市场发生通货膨胀的又一诱因(表1)。以湖南为例,1913年5月湖南地方银行发行银两票345.6万两、银元票65.2万余元,到了当年10月份,所发银两票已达709万两,银元票120万元,两类钱票发行量均增长约一倍之多。民间市场流通最广的铜元票由697.1万串猛增至1500余万串,通胀十分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