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湄洲妈祖颂》曲式分析(近似缠达)》

《表4《湄洲妈祖颂》曲式分析(近似缠达)》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梆鼓咚音乐特点与传承谱系探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第五代传承人陈光泽主要采用倚声填词和曲牌体的运用等方式,体现“绿色”创新思想观念。透过他创编的梆鼓咚作品,循线回溯第四代传承人黄文栋、第三代传承人陈模的作品,发现不同代际传承人在音乐本体上的承继性,如核心音列“sol mi re”、非对称性结构、犯调等。第四代梆鼓咚传承人黄文栋无疑是一位独树一帜的代表人物,他对梆鼓咚的创新改革尤为突出,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具有多重文化身份,既是民间艺人,又是中学音乐教师,还是文化馆的研究人员,集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传播与研究为一身。作为民间艺人,黄文栋的即兴创作与表演实践常常合二为一;作为音乐教师,他的传承方式依旧秉承传统的口传心授;作为研究者,他总结了梆鼓咚“百人百唱”的艺术特征。深厚的莆仙音乐文化底蕴造就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唱腔旋律丰富、句式节奏伸缩多变与其不断创新的音乐思想是分不开的。他绚烂而又坎坷的一生都走在改革创新的路上,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践,运用犯调倒置、闪板、偷声、摊破等手法创编《乞丐歌》曲调,使之定型为域内外听众认同的梆鼓咚曲牌。在他的努力下,梆鼓咚传播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突破地域限制,往舞台专业化道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