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司穉东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分离痢疾、伤寒和乙型副伤寒噬菌体[8]》

《表1 司穉东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分离痢疾、伤寒和乙型副伤寒噬菌体[8]》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噬菌体研究成就回顾及思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国内关于痢疾噬菌体研究的文献约占50年代噬菌体文献的60%。1955年,大连所的司穉东[2]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痢疾噬菌体的研究工作,他认为:“噬菌体预防不同于一般的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服用噬菌体预防传染病,主要是应用噬菌体的生物特性,即噬菌体对病原菌的裂解作用(即使病原菌发生变异,当然有的也可以引起某些免疫因子的增强),而消减了病原菌(或改变了它的毒力),达到人类预防的目的。因此这种作用,并不是像服用或注射菌苗(如口服菌苗及注射用菌苗)、疫苗及类毒素,而使身体产生抗体的自动免疫现象;也不是像注射含有抗体的免疫血清的被动免疫现象。使用噬菌体预防应明确这一点。”同年,司穉东[7]采取口服噬菌体的方法治疗痢疾患者,结果发现在服用噬菌体后的患者的脓血粘液便中,不论在其滤液或悬液中,全部都能检测出噬菌体。他采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分离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乙型副伤寒杆菌(Bacterium paratyphosum b)噬菌体,并发现噬菌体较耐热,加热至58℃处理30 min后依然能够检测出噬菌体(表1)[8]。另外,司穉东[9]发现口服痢疾噬菌体的健康人的粪便中能够持续检出痢疾噬菌体,时间跨度为3 d~15d,并且在尿液、乳液(以及被哺乳婴儿的粪便)和唾液中均能检出,说明噬菌体被消化道吸收后可随血液等循环至肾脏、乳腺和唾腺内并随之排出;次年,他在小白鼠的实验中也证明了该结论,注射福氏痢疾杆菌(Flexner's dysentery bacillus)与志贺杆菌混合的多价痢疾噬菌体后,噬菌体可在小白鼠的脑、血液、肝、肾、肺、肠和脾中存留很长时间(在脾脏中至少可长达37 d),但在粪便中未检出噬菌体[10]。因此,噬菌体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法可到达肠道、肝、脾、肾、肺、脑、血液、乳腺和唾腺等处,并且能够停留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