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基于面状特征的农村居民点评价指标体系》

《表1 基于面状特征的农村居民点评价指标体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点-面”特征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形态识别》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基于上述对农村居民点系统要素与功能的关系认识,同时参照已有相关文献[22-25],综合用地结构、建筑结构、设施结构、人口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等要素构建农村居民点功能识别体系(表1)。其中,生活功能从“数量与质量”并重的角度选取6项指标,住宅用地面积比例、容积率和房屋建筑质量表达农户居住规模和住房条件;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比例、基础设施完备度和农村道路硬化率则表达农村居民点的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便利程度。生产功能从“土地-人口-产业”综合的角度选取6项指标,人均耕地面积、农业就业比例、农业收入比例项指标用于表征农村居民点农业资源条件及其吸纳就业人口和产出效益水平;第二、三产业占地面积比例、非农就业比例、非农收入比例3项指标用于表征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能力。生态功能从“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角度选择6项指标,公园绿地用地面积比例、人文生态景观用地面积比例和水域面积比例3项指标反映农村自然和人文生态的保育能力;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能源普及率3项指标反映人工社会对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