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历代输入我国的药用资源名录 (部分) [3, 7, 9-10]》

《表1 历代输入我国的药用资源名录 (部分) [3, 7, 9-10]》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外来药用资源的中药药性研究策略》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我国引进外来药用资源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公元前1 000多年的商周时代;至汉代,横贯亚洲的陆上“丝绸之路”与经南海到印度洋及亚丁湾的“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外来药用资源的传入日益增多,在唐宋时达到鼎盛[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外来药用资源的主要来源地,大量的“胡药”(“胡”在古代中国专指中原王朝北方、西方邻人,在中世纪后特指波斯人)从西域而来,因彼时外来药物中以香料药材居多,又有“香药”之称;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外来药物,又被称为“海药”,以五代十国时期李珣所著《海药本草》为代表[4]。历代传入我国的药用资源见表1,它们经历了被中医药接收、吸纳和消化后,补充和丰富了我国的传统中医药;同时,我国也有大量药用资源经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向域外输出,如人参、茯苓、当归、乌头等药材曾被古印度誉为“神州上药”[5];阿拉伯-伊斯兰医学将来自古代中国的高良姜、大黄、土沉香、荜澄茄、樟脑、巴豆、肉桂、肉豆蔻、细辛、Zabad(海中的矿物药)、生姜、八角茴香等药材称为“Herbal drugs from Chin,Machin,al-Sin,Khat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