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中山站主要潮波最终残差矢量Tab.5 The final residual vectors for main waves at Zhongshan station》

《表5 中山站主要潮波最终残差矢量Tab.5 The final residual vectors for main waves at Zhongshan station》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南极中山站的重力和区域海洋潮汐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L为最终残差振幅;ph为最终残差的相位。

文献[27]利用超导重力仪器的潮汐观测资料研究了海潮模型的适定性问题,为比较海潮模型CATS2008和Eot11a在南极地区的精度,计算了主要潮波重力潮汐参数的最终残差,其振幅越小,说明模型精度越高。本文利用与验潮站相同观测区间的中山站固体潮观测资料获得重力潮汐参数,根据矢量叠加原理,减掉理论重力潮汐参数,并作海潮负荷效应改正,即得到各潮波的最终残差,具体数值结果列于表5,振幅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在周日频段内,K1波经模型2作海潮负荷改正后,最终振幅残差比经模型1作负荷改正时下降了0.8nm/s2,下降幅度为9.84%,其他潮波的最终残差变化不明显;在半周日频段,N2、M2、S2和K2潮波的最终残差振幅均减小,其中,M2和S2最终残差振幅分别下降了1.6和1.2nm/s2,下降幅度分别为56.14%和37.08%。综上,可证明南极区域海潮模型CATS2008计算的重力海潮负荷效应比全球海潮模型Eot11a的计算值更接近实际观测值,即模型CATS2008修正模型Eot11a在南极地区是有效的。这是因为前者同化了南极地区多个高精度验潮站资料以及ICESat测高卫星获取的罗斯和龙尼-菲尔希纳冰架浮冰区的数据信息。但O1、K1潮波残差矢量仍然较大,原因是其对应的理论振幅大,分别达到了205和288nm/s2,经模型2作海潮负荷效应改正得到的最终残差振幅与理论振幅的比值分别为3.24%和2.60%,相应的,Q1、P1、N2、M2、S2和K2的比值分别为3.83%、3.24%、2.08%、1.29%、4.54%和2.45%。这表明经海潮负荷效应改正后,各主要潮波观测振幅与理论值的相对差异在同一个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