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主要药动学参数 (n=6)》

《表6 主要药动学参数 (n=6)》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二氢杨梅素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表征及药动学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与DMY原料药相比:*P<0.05**P<0.01;与DMY-PC相比:#P<0.05##P<0.01*P<0.05**P<0.01 vs DMY;#P<0.05##P<0.01 vs DMY-PC

药-时曲线见图9。主要药动学参数采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拟合的DMY在大鼠体内药动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AUC和Cmax经对数转换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1/2和tmax采用非参数法秩和检验,结果见表6。与DMY相比,DMY-PC的AUC0~t和AUC0~∞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而tmax、Cmax和t1/2等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DMY-PC进一步制备成DMY-PC-NLC后,tmax、Cmax、t1/2、AUC0~t和AUC0~∞等药动学参数均有显著变化(P<0.05、0.01),说明DMY-PC-NLC极大改变了DMY在体内的药动学行为。DMY-PC-NL与DMY-PC相比,tmax、Cmax、t1/2、AUC0~t和AUC0~∞等药动学参数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说明DMY-PC-NLC可进一步促进DMY-PC体内吸收。清除率(CL)均下降,其中DMY-PC-NL的CL与DMY或DMY-PC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0.01),体内循环时间延长。与DMY相比,DMY-PC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1.63倍,而DMY-PC-NLC提高至3.2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