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昌平区3处乡村旅游点问卷调查满意度不高的领域比例》

《表2 昌平区3处乡村旅游点问卷调查满意度不高的领域比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京郊乡村旅游提升策略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分析昌平区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深层次原因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乡村旅游主题性、差异性不突出,同质竞争严重。在特定季节,乡村旅游产品雷同性特别突出,例如草莓采摘季昌平有众多的草莓采摘园,难以走出同质化的怪圈。其乡村旅游开发与中国台湾、日本等先进地区的“主题农园”、“一村一品”等模式差距明显。(2)存在优质乡村资源未得到高效利用的问题。例如不少文化底蕴深厚的优质村落仍未利用,如关城文化深厚的长峪城村、人民公社时期的文化内涵深厚的老峪沟村等。(3)乡土特色正被蚕食,部分农家乐、旅游村传统风貌消失,乡土特色弱化,吸引力降低。(4)旅游设施与服务有待强化。根据问卷调查数据(表2),游客对昌平乡村旅游满意度不高的领域主要包括引导标识、宣教资料、环境卫生、洗手间和特色旅游商品,对这5个方面有35%~45%的游客感觉一般,有10%~25%的游客表示不满意。(5)乡村旅游产业链有待延伸。多数乡村旅游点以采摘、餐饮为主,同时出售一些经简单加工的自产农产品,缺乏体验性较强、附加值较高的文化娱乐参与体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