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干旱胁迫过程对不同地理种源任豆树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变化》

《表3 干旱胁迫过程对不同地理种源任豆树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6个不同种源任豆树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变化幅度=干旱胁迫下相对含水量-0 d相对含水量。

由表3可知,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种源任豆树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且种源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0 d时,龙胜显著低于大新、乐业和上林(P<0.05),而忻城和南丹与其他种源差异均不显著(P>0.05) ;4 d时,上林>大新>乐业>龙胜>南丹>忻城,除大新与乐业和上林,龙胜与乐业和南丹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种源间差异均显著(P<0.05) ;8 d时,龙胜显著高于南丹(P<0.05),其他种源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 d时,上林显著高于乐业、忻城和南丹,其他种源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说明不同种源任豆树叶片相对含水量对土壤失水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在0~4 d时,乐业、忻城和南丹下降幅度较大,保水能力较弱,大新、上林、龙胜下降幅度较小;8 d时,龙胜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最小,为11.33%,其他种源地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2 d时,所有种源任豆树叶片相对含水量达到最低,下降幅度表现为乐业>南丹>忻城>大新>上林>龙胜。由此可见,不同种源任豆树幼苗叶片含水量在干旱胁迫时,水分亏损表现有所差异,其差异可能与来源地差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