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保障性住房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及权重》

《表1 保障性住房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及权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多源数据的深圳市保障性住房选址适宜性评价及布局策略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 保障性住房选址适宜性评价体系。采用面向个人和专家的调查问卷形式,分别于2018年5、7月随机发放个人问卷200份和专家问卷20份,分别回收197份和20份,有效问卷为194份和20份,累计回收率为98.6,%和97.2%,个人问卷目的在于明晰居民对于居住者感受的交通区位和公共配套便利程度方案层影响因素的偏好,专家问卷主要是明确政府考量土地经济性方面影响因子的选取和各因子权重。样本在年龄结构,性别、教育程度、年收入等层面比较平均,调查数据可信程度较高。居民个人调查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地铁、公交、医院、超市、购物商场、餐饮、学校、文化、体育设施是居民认为影响选址的偏好因素,在交通区位方面,因为保障性住房的居民大多数为中低收入群体,如选址在较远的地区,交通可达性条件差等容易增加其在就业市场挤出风险,且增加相应的交通时间和经济成本,确定地铁交通、公交配套和道路交通3项为影响因子;在公共配套方面,保障性住房选址在尚不成熟的公共配套区域,会直接影响居民获取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这些需求体现在周边商业购物,餐饮、购物商场、学校、医院、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上获取便利性,确定包括商业餐饮、科教文体和医疗卫生3项作为影响因子。在土地经济方面,保障性住房是以社会救济为基本出发点的,与商品住宅用地的出让供应相比,政府需要牺牲部分土地收益,不宜在城市中土地价格较高区域选址,需有效控制土地获取成本,按照专家问卷的结果确定因子包括土地管理部门确认的土地住宅基准地价和来源二手房市场交易挂牌价格2项,两者结合能较好反应全市土地经济性空间分布特征,如图2。构建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主要依据专家问卷打分和相关文献指标确定,构建目标判断矩阵和准则判断矩阵,依据yaahp层次分析软件确定准则层判断矩阵权重向量,通过各层级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得出的CR值均小于0.1,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综合各判断向量的权重,得出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权重和排序(表1),形成选址适宜性综合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