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高粱粒重QTL比较结果》

《表2高粱粒重QTL比较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粱粒重遗传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a QTL编码正体为单独定位到的QTL,斜体为多人共同定位到的QTL;b遗传距离参考Ma c e和Jo r d a n[30]及Ta o等[9]整理的标记位置信息;c物理距离参考Ma c e和Jo r d a n[30]、Li等[31]和Yo n e m a r u等[32]整理的标记位置信息

从表2中可以看出,来自16篇研究报道的108个控制高粱粒重的QTLs被整合为50个QTLs。1号、3号和7号染色体上富含控制高粱粒重的基因区域。1号染色体涵盖了数量最多的QTLs,占全部QTLs的16%,qGW1-2、qGW1-4、q GW1-5和q GW1-6 4个QTLs均被两篇及以上研究报道共同定位到,其中q GW1-2在5篇报道中均被定位到,解释的遗传变异最高为22%[19],该QTL与Mace和Jordan[30]报道的元QTL QKWT_meta1.1为相同的QTL。3号和7号染色体上各有7个QTLs,各占全部QTLs的14%,但是仅有qGW3-3、qGW3-7和qGW7-5、qGW7-7被两篇及以上研究报道共同定位到。2、4、6、8和10号染色体上各包含4个QTLs,其中2、4和10号染色体上各有3个QTLs,6和8号染色体上各有2个QTLs,在两篇及以上研究报道中被定位到。5号染色体上的5个QTLs均为单独定位到的QTL。9号染色体上的QTLs最少,仅有3个,其中qGW9-2被两篇研究报道共同定位到。在整合的50个QTLs中,有22个QTLs被两篇及以上研究报道共同定位到,这些QTLs均能解释较高的遗传变异,并且研究者所用的材料均不尽相同,说明高粱粒重相关QTL在不同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下一致表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不同报道中定位到的QTLs相互间也对定位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这些QTLs和标记将帮助育种者对高粱粒重性状进行遗传改良,从而培育高产的高粱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