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白骨壤 (Avicennia marina) 和红海榄 (Rhizophora sty losa) 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 (BCF)》

《表4 白骨壤 (Avicennia marina) 和红海榄 (Rhizophora sty losa) 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 (BCF)》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徐闻南山镇红树林沉积物及红树植物中重金属的累积特征与迁移规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南山镇红树植物富集系数(BCF)计算结果(表4)显示,白骨壤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表现为:镉(Cd)>砷(As)>铜(Cu)>锌(Zn)>汞(Hg)>铅(Pb)>镍(Ni)>铬(Cr),红海榄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表现为:镉(Cd)>铜(Cu)>汞(Hg)>锌(Zn)>砷(As)=铅(Pb)>镍(Ni)>铬(Cr),反映了红树植物对镉(Cd)富集能力较强,对镍(Ni)和铬(Cr)富集能力较弱。红树植物对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大小与植物种类及植株的不同部位有关(章金鸿等,2001)。白骨壤体内富集能力总体上表现为根>茎>叶;各部位对镉(Cd)的富集能力表现为根>茎>叶;对锌(Zn)的富集能力表现为根>茎=叶,对砷(As)、铬(Cr)、镍(Ni)、铅(Pb)的富集系数表现为根>叶>茎,对铜(Cu)富集能力表现为茎>根>叶,对汞(Hg)富集能力表现为叶>根>茎。而红海榄体内富集能力总体上表现为茎>根>叶;各部位对砷(As)富集能力表现为根>叶>茎,对镉(Cd)、铜(Cu)、铅(Pb)、锌(Zn)富集能力表现为茎>叶>茎,对铬(Cr)富集能力表现为根>茎=叶,对汞(Hg)富集能力表现为叶>根>茎,对镍(Ni)富集能力表现为根>叶=茎。综合分析结果可知:不同红树植物富集能力各异,总体来说白骨壤对砷(As)和镉(Cd)富集能力较高,红海榄对镉(Cd)的富集能力较高。其中白骨壤根部砷(As)、镉(Cd)富集系数>1,红海榄茎部镉(Cd)富集系数也>1,反映了红树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但没有达到超富集植物的特征(王鹏等,2014)。红树植物富集重金属的能力不仅与植物自身的生长需求,还与沉积物中的含量、存在形态,研究区环境污染的程度等因素有关(刘益贵等,2008;Alzahrani et al.,2018)。镉(Cd)元素在沉积物中质量分数未超标,但白骨壤和红海榄体内BCF值均>2;而镍(Ni)元素在沉积物中含量远超背景值,但2种植物体内的BCF值却<1,说明了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不仅与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有关,还可能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有关(Alzahrani et al.,2018)。相关研究表明:重金属元素以各种形态赋存于沉积物中,重金属能够被植物吸收的有效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生物有效性,也就是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决定了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程度(Luo etal.,2017;罗松英等,2019)。因此,生物有效性是评价植物吸收富集土壤重金属元素能力的重要指标,今后在研究重金属毒性效应及迁移规律时应充分考虑其生物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