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逆全球化、去规则化对全球价值链服务化的细分研究》

《表2 逆全球化、去规则化对全球价值链服务化的细分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逆全球化、去规则化与全球价值链服务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实证结果均由stata14计算并整理得出。***、**和*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圆括号中的数字为双尾检验的t值,方括号内是Wald检验的p值。

在细分国内市场规则之后,研究发现商业市场的去规则化可以显著地促进全球价值链服务化,但是就业市场和信贷市场对价值链服务化的影响不显著。笔者认为出现这样的结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传统的本地优势(集聚经济、市场接近程度和劳动市场弹性)以及创新和制度是投资的过滤器(Crescenzi等,2012)。Crescenzi等(2012)还发现,跨国公司的增加值占世界总体的比重为25%,提供高附加值的就业岗位,他们知道如何生产(know-how),并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FDI伴随东道国的技术转移,去中心化显著增加了生产工序的复杂程度,使得东道国中跨国公司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本文的研究扩展了他们研究的结论,不仅去中心化可以促进生产功能复杂度的提升和商业市场的去规则化,还能促进价值链活动的服务化。通过商业市场的优化,R&D行为更加地理分散化,总部经济的强化会促进服务的分割,跨国公司的投资决定不仅关注生产环节,更加注重服务环节的研发和营销,最终导致价值链的服务化。另一方面,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企业雇佣更多的工人,支出更高的工资,有更高的人力资本存量。高人力资本会进入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中的女性比例更高。依赖低工资和低技能的国家已经无法适应GVC竞争的需要。GVC对低收入国家的劳动力市场起支配作用(Shepherd和Stone,2013)。中国主要凭借低劳动力价格的优势参与全球价值链活动,这种优势比较适合制造业活动。服务业是典型的高人力资本驱动的行业,低工资无法成为服务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目前中国就业市场的去规则化无法支撑价值链活动的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