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土地开发规模与驱动因子的分辨系数及其关联度》

《表6 土地开发规模与驱动因子的分辨系数及其关联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广西土地整治增长极及其驱动类型分析——基于改进灰色关联模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依据上述方法及测算过程,构建土地开发规模驱动力分析标准化评价矩阵,计算分辨系数和关联系数矩阵,确定最终关联度结果(表6)。土地开发规模与各因子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X5、X14、X15、X4、X9、X1、X11、X6、X13、X12、X10、X8、X3、X2、X7,前三个因素关联度较大,分别为0.792 2、0.765 8和0.741 7,反映了农业保险赔款支出率、机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量比例和灾毁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量比例对土地开发规模产生较强影响,说明这三个因子是土地开发规模的主要驱动因子。依据一类因子累计关联度数值分析,经济驱动因子中X1~X5的累计关联度值为3.649 9,社会驱动因子中X6~X10的累计关联度值为3.546 7,资源驱动因子中X11~X15的累计关联度值为3.664 8,反映了资源驱动关联程度>经济驱动关联程度>社会驱动关联程度,揭示出广西土地开发主要表现为资源驱动型。土地开发是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途径,其实施规模与力度受制于耕地后备资源总量。广西区域内存在一定量的“不稳定耕地”,即在“一调”(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时地块地类为耕地,而在“二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时相应地块地类变为非耕地。由于此类耕地的不稳定性,使其成为区内有效的耕地后备资源。通过实施土地开发,对不稳定耕地进行大规模优先开发,使其成为稳定的耕地资源,既能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又能满足新增耕地指标任务量,为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驾护航。“不稳定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促使广西土地开发为资源驱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