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1978—2015年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的弹性分析》

《表5 1978—2015年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的弹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作物种植变化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的能值分析:以湖北省1978—2015年作物种植变化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Ⅰ、Ⅱ和Ⅲ期分别指1978—1984、1985—1999和2000—2015年。ELR为环境负荷率,ESI为可持续发展指数。对增长率进行方差齐性假设下t检验,原假设为两者均值没有显著差异,*表示10%的显著性水平。

由表5可知,1978—1984年,除少数(油料、麻类、糖料和蔬菜)作物外,其余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对ESI均富有弹性。与Ⅰ期相比,Ⅱ期11种作物对ESI的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均处于减小态势。其中,水稻和棉花对ESI的弹性系数由负转为正,这表明随着水稻和棉花种植比例的减小,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作物种植结构朝着环境利好方向衍进。与Ⅱ期相比,Ⅲ期除麻类外其他10种作物对ESI的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均有较大提升。其中,水稻、棉花和豆类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对ESI的弹性系数为负值且富有弹性,这说明随着水稻和棉花种植面积比例的增长,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负向影响;而豆类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变化不大,对ESI产生的负向影响却较大,这可能是由于豆类产量较低,投入产出回报率低所致。这表明不仅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变化会对ESI产生重要影响,作物种植方式也起着重要作用;蔬菜和水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对ESI的弹性系数由负转为正,表明蔬菜和水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的增长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时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农业种植结构亟待向环境利好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