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带有“底”“戛”“落”的地名统计表》

《表2 带有“底”“戛”“落”的地名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贵州钟山区彝语地名探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明清以前,六盘水是少数民族的主要集聚地。魏晋南北朝时期,“东爨乌蛮”就大量进入市境,征服当地濮人并占据该地,成为六盘水地区的主体民族;明朝屯兵、清朝改土归流、当代三线建设三个历史阶段出现三次大规模的汉族移民,苗、布依、白、回、蒙古等少数民族也先后迁入,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况。民间谚语有“高山苗,水仲家,不高不低是彝家,仡佬族住在石旮旯”的说法。千百年来,各民族都留下了很多带有本民族色彩的地名。就钟山区境内的彝语地名而言,带有“底”“戛”“落”和“倮”等字眼的地名十分常见。“底”读音为ndi21,有笛、德、底、迪、坻等汉译写法,其彝语意思是坝子、平地;“戛”,读音为kɑ33,有戛、嘎、嘠、噶、格几种汉译写法,其彝语意思是在……之上;“落”,读音为lo33,有落、倮、哩、洛、鲁等汉译写法,其彝语意思是石头;“倮”,读音为lu21,有倮、啰、鲁、乐、勒、陆、录、洛、罗等汉译写法,其彝语意为寨子、院子。类似情况,有的专家曾经作过研究并总结了一些规律。[7]“倮”的考证归在后面民族内涵中。这些地名考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