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相关出版物统计表》

《表5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相关出版物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17—18世纪英文文献中的中国建筑意象》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8世纪中叶开始,伴随着亚洲的欧洲殖民势力日益扩展和巩固,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希望更系统地开发亚洲的经济潜力,有关中国的评价逐渐以贬义居多,这进而导致了“中国风”的衰落。[50]就如当时英国时尚界的杰出观察家沃波尔(Horace Walpole,1717—1797)曾夸耀,在18世纪60年代,他正在从“中国风”转变为哥特式。[51]可是,当1792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之时,随行人员依然热衷于记录有关中国建筑的各种信息,希望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来判断之前传教士、商人或是钱伯斯笔下有关中国建筑介绍的准确性。[52]回国后,一系列英国人直击中华帝国的著作接踵问世,不仅有全面的文字介绍,还有随行画师亚历山大(Wil iam Alexander,1767—1816)、帕里什(Henry William Parish,1765—1800)等人绘制的中国建筑风貌水彩画(表5)。[53]其中,以1796年由随行副使斯当东编纂出版的官方记录《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影响最为深远。编纂者从自己的亲身观察出发,适当比较中英两国在人文、物产方面的不同。当谈及中国丰富的物产、繁荣的城市、整洁的街道、坚实的桥梁、宏伟的建筑、如画的园林等,英国人均会流露赞美之意。此外,由于18世纪英国在教堂地下或附近墓葬的习俗已经无法适应人口迅速增长的国情,所以他们十分重视记录中国的墓葬方法:“中国庙宇与墓地分隔,墓地多设在郊区,周围布满植物以保证活人的健康。”[54]同样,出于使团需要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全面考察中国的目的,作为军事防卫之用的中国长城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