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我国的能量天平与国际同行的研究进度对比情况》

《表1 我国的能量天平与国际同行的研究进度对比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计量院在千克重新定义方面的工作和贡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积极参与国际单位制的重大变革,并最终建立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量子质量基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张钟华院士于2006年提出了能量天平法测量普朗克常数的新方案。2007年得到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的支持开始进行研究,2011年研制成原理验证装置,2013年该装置的相对不确定度达到8.9×10-6(k=1),后经进一步改进后达到2.6×10-6(k=1)[7],验证了能量天平方案可行。从2013年中期,张钟华院士团队在前期取得的经验的基础上,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新一代能量天平装置的设计和研制。2016年研制成NIM-2型能量天平装置[8],2017年5月采用NIM-2测量普朗克常数的相对不确定度为2.4×10-7(k=1)[9]。从2007年开始能量天平方案的研究至今,已经近12年,但与国际同行相比,我国的进度仍然是相对比较快的,表1为我国的能量天平方案与国际同行的研究进度的对比情况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