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多环境检测到的大豆单株荚数QTLs》

《表2 多环境检测到的大豆单株荚数QTLs》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豆单株荚数QTL定位及整合》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利用1张包括1 015个SSR标记的大豆遗传图谱(https://soybase.org/),其覆盖大豆基因组2 282.92 c M,长度为71.31~165.73 cM,相邻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2.44 cM,这些SSR标记在20条染色体上分布较均匀。利用软件Win QTL Cartographer2.5对2个环境的单株荚数分别进行全基因组QTL扫描,结果显示,单环境下共检测出33个QTLs,分别位于D1a、N、C1、C2、M、A2、K、O、B1、F、B2、E、J、D2、G、L和I共17个染色体上,LOD值在2.8~15.1,贡献率在0.2%~56.4%,平均值为14.9%。经过元分析整合后,共定位23个QTLs,分别位于D1a、N、C1、C2、M、A2、K、O、B1、F、B2、E、J、D2、G、L和I共17个染色体(表2)。其中,有10个QTLs在2个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分别定位于A2、D2、C2、I、B1、C1和J染色体上,LOD值在2.8~15.1,平均值为9.4,解释的平均表型变异0.2%~56.4%,平均值为25.2%,其中有6个QTLs的贡献率高于20%。qPN.C2-4、q PN.C1、qPN.J、qPN.D2-1和qPN.A2-1的贡献率分别为29.5%,35.4%,38.9%,53.9%和56.4%,均高于前人定位的大豆荚数QTLs。通过比较发现,qPN.C2-4和qPN.C1的置信区间与前人的研究重叠,并且本研究的效应值高于前人,同时QTL-qPN.A2-1的贡献率为56.4%,是目前检测到的效应值最大的控制大豆单株荚数的QTL。因此,这3个QTLs可看作控制大豆单株荚数的主效QTL,并对其进一步深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