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2016和2017年度稻田氮素径流总量》

《表3 2016和2017年度稻田氮素径流总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施肥模式下苕溪流域水稻田和蔬菜地氮磷流失规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字母的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Data marked without the same letters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P<0.05 within the same column.The same as below.

2016年和2017年分别采集径流水5次和12次,径流总量分别为7 540、8 159 m3·hm-2。如图2所示,不同处理稻田地表径流流失总氮浓度均以水稻生育前期最高,2016年和2017年的峰值分别出现在7月17日和6月22日。这与氮肥在该时段大量施用有关。此外,在2017年8月21日稻田地表径流总氮浓度还出现了较高值,这与8月19日氮肥作为水稻穗肥施用有关。整体来看,各处理的总氮浓度高于2 mg·m L-1,依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属于V类。施肥后半个月之内是水稻田氮素径流流失控制的关键时期。从整个水稻季来看,2016和2017年CK、T1和T2处理的稻田地表径流流失总氮平均浓度分别为2.39、1.80、1.93 mg·L-1和4.57、3.88、3.68 mg·L-1。不同年份间,稻田径流水样中总氮浓度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不同年份间降水量差异导致。相较CK,2016年和2017年T1处理的总氮流失量分别减少22%和8%(表3),T2处理的总氮流失量分别减少25%和13%,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但T1和T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