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各监测点施肥情况:福建山地丘陵区典型水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的特征分析——以武夷山和闽清为例》

《表2 各监测点施肥情况:福建山地丘陵区典型水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的特征分析——以武夷山和闽清为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福建山地丘陵区典型水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的特征分析——以武夷山和闽清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试验方法采用在田间建设长3m、宽1m、深0.9m的径流池,在降雨产生径流后,根据测量计算径流水量,采集径流水样。试验小区为长方形,面积30m2 (10m×3m)或36m2 (10m×3.6m)。设3个处理:处理1为A常规施肥(CK)对照,即施肥、耕作、灌溉秸秆覆盖或还田等各项农艺措施完全参照当地农民习惯;处理2为B主因子优化施肥,主因子是指特定分区、特定种植模式下,影响农田面源污染排放的关键因子,因此将农民习惯施肥设为常规处理,将优化施肥设为该模式的主因子优化处理,除主因子与常规处理不同以外,其他农艺措施均与常规处理保持一致;处理3为C综合优化施肥,即除主因子优化以外,再对1~2个主要辅助因子如施肥、耕作、灌溉、秸科盖或还田等农艺措施进行优化,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监测点共计9个径流小区。试验小区除施肥方式分别按3个处理外,其他田间管理和耕作方式都按照当地的常规管理进行。各监测点具体施肥量及施肥方式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