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饮食模型组别中学龄前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异常检出率的比较》

《表3 不同饮食模型组别中学龄前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异常检出率的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芜湖市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参考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的因子得分,应用百分位数法将每种饮食模式类型进行三分类(三分位数),分别为高分组、中分组、低分组。“加工零食型”不同组别的儿童情绪与行为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2,P=0.006),高分组儿童情绪与行为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中分组儿童(χ2=10.247,P<0.001)。“健康营养型”不同组别的儿童情绪与行为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08,P<0.001),高分组与中分组儿童情绪与行为异常检出率均显著低于低分组(P<0.012 5)。“素食型”(粗粮、豆制品)不同组别的儿童情绪与行为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33,P=0.007),适量摄入粗粮、豆制品儿童的儿童情绪与行为异常检出率低于摄入少的儿童(χ2=9.364,P=0.001)。“蛋奶型”饮食不同组别的儿童情绪与行为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