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马克思文化理论体系》

《表1 马克思文化理论体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文化奇点:人工智能革命的生产工艺学批判》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其一,重构文化生产工艺学批判,首先有助于我们更全面认识马克思文化理论的完整体系。传统相关研究只突出了马克思文化理论的“意识形态”维度,而这其实只是“物质生产—文化生产”这一整体基本框架的一个维度:物质生产—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文化生产) 。在这种“生产关系”维度中,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或“观念的上层建筑”,乃是对作为物质生产的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的“观念反映”。从生产工艺学看,这还只涉及文化之“生产什么”,而文化生产工艺学批判则首先直接关注文化之“怎样生产”。这是在“物质生产—文化生产”的“生产力”维度上展开的,二者是通过“剩余价值的流转”联系在一起的:生产力的发展使物质生产中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或剩余价值从物质生产中游离出去就会成为“全部文化的物质基础”即“自由时间”,而在自由时间中进行的“自由的精神生产”将使人的精神生产力获得充分发展。现代自动化机器既通过提高物质生产力水平对文化生产的发展起相对而言“间接”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现代文化生产产生直接影响而直接提高文化生产的精神生产力。因此,文化生产工艺学批判首先关注的是“文化—机器”关系,而文化生产的现代性与物质生产一样也表现为是“机器生产”。由此,马克思文化理论体系可初步勾勒如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