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1978~2016年农业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表2 1978~2016年农业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农户分化的演化逻辑、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数据来自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农业产值占比、林业产值占比、牧业产值占比和渔业产值占比根据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计算而得;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林牧渔总产值(不变价格)/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数;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来自历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

第三,农业产业结构变化是农户分化的“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生物化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技术的进步,在保证大农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农业产业的内部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结构不断优化(见表2,下页)。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按照不变价格计算(以1978为基准),我国农林牧渔总产值由1978年的1397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7 850亿元。从农林牧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来看,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79.99%逐步下降到2016年的52.89%,下降幅度较大。采用农林牧渔总产值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数的比值作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指标,剔除了价格因素后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1978年农业劳动生产率为493.33元/人,2016年农业劳动生产率为8303.87元/人,年均增长7.71%;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由1978年的0.20增加到2016年的0.65,年均增长2.2%。农业产值占比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机械化率水平的快速上升,意味着农业生产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对农户分化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农业内部种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由1978年的80.34%逐步下降到2016年的75.30%,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则随之上升了5.04%,主要原因在于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农户转而选择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由于经济作物的农业机械化率水平较低,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户不得不选择雇工这一形式,这也为农户增加工资性收入开辟了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