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社会保障收入对城乡居民当期食物支出及贫困脆弱性影响的群体差异分析》

《表5 社会保障收入对城乡居民当期食物支出及贫困脆弱性影响的群体差异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精准”抑或“错位”:社会保障“扶贫”与“防贫”的瞄准效果识别》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估计结果在0.01、0.05、0.1的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标准差。

为更精准地识别社会保障收入的“扶贫”与“防贫”效果,根据贫困程度,进一步进行了分样本回归,探讨社会保障收入对不同贫困程度人群的影响。根据图1,将样本分成四类:长期贫困人口(区域A)、暂时贫困人口(区域B+C)、贫困边缘人口(区域D+E)和非贫困人口(区域F)。表5给出了不同样本社会保障收入“扶贫”与“防贫”效果的城乡差异,为节约篇幅,只报告了社会保障收入变量的回归结果。从当期食物支出来看,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收入只对长期贫困人口有显著性影响,城市地区社会保障收入显著增加了长期贫困人口和暂时贫困人口的当期食物支出,且对暂时性贫困人口的影响较大。通过比较发现,社会保障收入对长期贫困人口减贫效应的城乡差异不大。从贫困脆弱性来看,社会保障收入变量的所有子样本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无论处于何种贫困程度,社会保障收入均有显著的“防贫”效应。从系数大小来看,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收入对暂时性贫困人口的“防贫”效应最大,城市地区社会保障收入对长期贫困人口的作用效果最大。这表明,虽然社会保障收入“防贫”效果显著,但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受益群体存在差异性。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依据贫困程度,扶持优先顺序应当有所差异。鉴于此,城市地区社会保障对象的定位比较准确,更多的是长期贫困人口受益,而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对象的定位存在一定的错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