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公众环境诉求影响的回归估计结果》

《表4 公众环境诉求影响的回归估计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公众环境诉求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基于北京市网络问政平台数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上述结论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找寻适宜的治理工具、推进环境治理水平具有许多启示意义。公众参与对于降低污染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能效来说都有积极影响;但就治理效果来看,公众参与对污染物排放的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政府的作用而产生的。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公众参与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时,要特别重视并处理好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如果能够利用公众作为政府行为的约束机制和监管压力,建立良性互动,则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治理就能弥补正式制度上的缺陷,依然能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但是,应当看到当前公众环境诉求的提升大多还是基于人口、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水平等因素驱动,这将导致公众参与对环境治理的影响随着经济条件等因素变化而产生较大波动。因此,以公众参与作为推进环境治理的稳定工具,本质上必须依靠公众环境意识水平的提升。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就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公众环境参与程度,从而把生态环境保护化为公众的自觉行动。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方面要加强我国环境意识形态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推进公众环境参与的机制和方法,加强网络问政平台等公众表达诉求的平台建设,推进公众发挥非正式环境约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