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基于学校个性化需求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模式“三驾马车”》

《表4 基于学校个性化需求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模式“三驾马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需求分析视角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回顾与思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以上三类课程体系有很多共性。首先,无不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其次,都以通用英语为基础;最后,主要课程都体现了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兼人文性。此外,这三类课程体系也各有优劣。其中生态化课程体系是最具体的,对教学阶段、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期、学分以及开设条件都进行了详细的、明确的阐述,操作性很强。但是与职业相关的课程只有行业英语类课程,殊不知行业英语只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类。从世界来看,大学里的教学主要是学术英语。而行业英语主要是在高职高专开设的,如秘书英语、旅游英语等,通过岗前培训为就业做好准备(蔡基刚、廖雷超,2010)。另外两个大学英语多元化课程体系都相对笼统但有弹性。其中郑大湖(2016)建议要实现个性化教学,应综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进行分类教学。目前的大学英语在实现个性化教学方面的措施主要体现在分级教学上,主要依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致分级教学效果不明显,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形式主义。如果综合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和非智力因素,分级教学更会有的放矢,学生也会找到一个最适合的学习环境,最大程度地取得进步。但问题的焦点是如何科学的、准确的获得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数据,在这方面还有待探讨。最后,“三驾马车”的后续课程体系之一是特别根据学校个性化需求设置的,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但这样的分类免不了抹杀学生的个性,出现一刀切的现象。而另一辆“三驾马车”是按照学生个性化需求设置的,对于学生的分类标准是学术型、就业型和出国型。这样的分类方式过于笼统,各类别之间的界限不明显,所对应的课程也存在问题。如学术型的学生一定会有参加学术讨论,进行学术阅读和学术写作等学术英语方面的需求,但是他们的对应的课程只有通用英语和外语通识课程而没有专门用途英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