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PPDF的粒径分布及比表面积》

《表2 PPDF的粒径分布及比表面积》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超微化雷竹笋膳食纤维的结构表征及其功能特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D[3,2].表面积平均粒径;D[4,3].体积平均粒径;d(0.1)、d(0.5)、d(0.9).分别为粉末粒径累计分布达到10%、50%、90%时对应的粒径。

由图1可知,C-PPDF的粒径分布图不对称,粒径集中分布在100μm以上,颗粒大。与C-PPDF相比,超微化处理能明显降低PPDF的粒径,其中M-PPDF的粒径分布更为集中,波峰较窄,颗粒尺寸均匀;Z-PPDF的粒径分布峰宽,颗粒尺寸大小不一。从表2分析可知,C-PPDF、Z-PPDF、M-PPDF的体积平均粒径分别为(204.40±5.32)、(31.03±2.34)、(10.61±0.36)μm,其中与C-PPDF相比,Z-PPDF和M-PPDF的体积平均粒径分别降低了84.82%、94.81%;比表面积分别增加了4.92、7.38倍。但由于竹笋DF的韧性强、不易粉碎,所以粒径分布没有胡萝卜、橘皮等DF(6μm)小[28]。相关研究表明DF的粒径达到纳米级别时其口感、生理功能、流变学性质、吸收性等发生显著性变化[29]。因此在后续研究中需进一步探讨减小PPDF粒径的方法,研究其功能性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