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西方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理论》

《表1 西方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理论》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机构改革的进程与逻辑——基于“情境-目标-策略”分析框架的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改革实践需要理论的解释和引导,为改革进一步实践提供知识基础和方向指引。在解释和引导西方机构改革实践过程中,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改革理论。这些理论无所谓好坏,它们之间多有交叉,并不能严格区分。实际上,西方机构改革实践往往包含或融合了多种理论元素。从行为假设、理论内核、政府职能、施展方式和实践内容五个维度出发,可以将解释和引导西方机构改革实践的4个主要理论总结如下(见表1):第一,理性选择理论。建立在“经济人”假设之上,关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导致的政府失败现象,主张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采取市场化机制提升政府效率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私有化、分权、限制政府权力等是机构改革的策略。第二,治理理论。建立在反思性的“复杂人”假设[1](P84)之上,以公共利益为价值诉求[8](P317),主张政府与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合作,通过调整治理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来推动公共事务的合作治理,授权、合同外包、PPP等是机构改革的策略。第三,企业家政府理论。建立在“经济人”假设之上,强调商业管理方式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9](P52-103),追求效率和绩效,主张政府掌舵而非划桨,把政府改造成企业化的政府并以市场化机制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民营化、公私合作、绩效评估等是机构改革的策略。第四,新公共服务理论。建立在“使命人”假设(3)之上,关注公平、民主和公共利益等价值,主张政府积极履行服务职能,行政官员与公民基于共同价值一起参与分享领导过程[10](P446),公民参与、社区建设等是机构改革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