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近年来冬奥会冰上比赛场馆赛时赛后使用模式》

《表3 近年来冬奥会冰上比赛场馆赛时赛后使用模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国际奥委会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冬奥会冰雪体育场馆设计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参考文献[11]基础上绘制

目前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的奥运会场馆赛后运营模式基本如下:改建场馆营造多功能用途;大型场馆交专门机构运营;专业场馆转为训练基地;继续原有用途用于社区或学校体育场馆。无论何种模式,都要求场馆要充分考虑弹性功能,在场地布局、坐席数量、空间组成、设施设备等方面适应赛后动态发展,功能通用适需、灵活应变(表3)[11]。国际奥委会也充分认识到现实矛盾,与时俱进地在“2024申办流程”中首次不再强制规定场馆坐席最低数量,而要求场馆必须考虑所在城市需求。1998年长野冬奥会速滑馆场地通过活动坐席的可变设计在赛后实现了向相扑、网球、冰球等多种比赛模式的转换(图9);2006年都灵冬奥会帕拉竞技冰球馆吊顶高度可调节,适应不同的演出场景;奥沃尔-林格托速滑馆赛后改为展览用途,减少坐席扩大场地,利用移动隔断重新划分空间,满足同时举办多展览需求;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里士满速滑馆场地赛后被改造成室内田径、篮球、排球、羽毛球、攀岩场和两块冰球场为社区服务(图10、11)。奥运会场馆通过界面开放、体量伸缩、空间通用、灵活分隔、场地变换、多元综合等主动式设计提高利用率,应对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