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国内早期部分重要冰上运动场馆》

《表1 国内早期部分重要冰上运动场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提质增效——城市既有冰上运动场馆更新与改造设计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我国冰上运动历史悠久,始于唐而盛于清,至民国时期北方地区群众多到公园滑冰,北京的北海公园便是当时最大的室外天然冰场。新中国成立初期,相关场地设施除天然冰场外,还在东北、华北等地修建了大量室外人工冰场,此时冰上运动受季节性、地域性限制依旧明显。1959年“首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吉林省吉林市联合举办,此后伴随着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的陆续举办,我国开始兴建专业室内冰场(图1)。1983年哈尔滨市为举办“第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建成了我国第一座综合性滑冰馆——黑龙江省滑冰馆,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冰上运动场馆设计和建设能力。此后逐步建设的吉林冰球馆、吉林省滑冰馆、哈尔滨市冰球馆等设施为我国冰上运动场馆的设计和建设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表1)[1]。1995年,为举办“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建设的黑龙江省速滑馆,最大跨度达到90 m×200 m,拥有400 m速度滑冰赛道和2 000个固定观众座席,标志着我国冰上运动场馆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后,1998年建成的长春市五环体育馆、2004年建成的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体育馆分别作为“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和“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主要比赛场馆,都是座席规模超过1万席、具备冰篮转换功能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体育设施。除了我国东北三省以外,20世纪90年代,北京国贸开启了“购物中心+冰场”的商业模式。之后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冰雪运动的推广,冰上运动场馆打破地域性、季节性限制,由北方地区扩展到我国南方的一二线城市。部分场馆将竞技运动与健身休闲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探索场馆设计的新模式,如上海飞扬冰上运动中心一层为全民健身,二层则为国际标准冰场,解决了不同使用需求下的场馆布置问题。2016年“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为此而建设的乌鲁木齐冰上运动中心包括速滑馆、冰球馆、冰壶馆、媒体中心和运动员公寓,总建筑面积达到7.83万m2。伴随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进入倒计时阶段,一批新建和改建的具有国际顶级标准的大型冰上运动场馆即将竣工,标志着我国冰上运动场馆的设计和建设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冰上运动场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