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中国需求结构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

《表1 中国需求结构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需求结构转变与中国环境污染治理的实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刻画我国区域需求结构水平分布的地区差距,文章根据Dagum基尼系数法测算了2000—2016年我国区域需求结构水平的基尼系数,通过东中西部划分从而进行子群分解,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见下页)。(1)我国区域需求结构空间分布的总体地区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现出上升趋势,这说明近年来我国区域需求结构水平空间分布的地区差距有扩大的趋势。(2)文章对三大区域内部需求结构水平空间分布的地区差距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2000年,相对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差距,东部地区需求结构水平空间分布的地区差距较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东部地区需求结构水平的地区差距出现了显著扩大的态势,2016年达到了整个样本考察期内的最大值0.2010;同时,中部地区需求结构水平的地区差距上升的幅度要远远高于东部地区,2016年达到了整个样本考察期内的最大值0.5687。与东部和中部地区不同,西部地区需求结构水平的地区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现出缩小趋势,从2000年的0.1209下降到2016年的0.0774。总体来看,2016年,相对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差距,西部地区需求结构水平空间分布的地区差距相对较小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3)文章描述了需求结构水平的地区间差距及其演变趋势。2000年,东西部差距高于东中部差距和中西部差距。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东西部差距和东中部差距出现了显著扩大的态势,而中西部差距在不断缩小。因此,2016年,东西部差距和东中部差距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差距。(4)文章进一步对我国区域需求结构水平地区内差距、地区间差距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的演变趋势进行分析。样本考察期内,我国需求结构地区内差距和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呈现出上升趋势,超变密度的贡献率呈现出下降趋势。2016年,地区间差距贡献率高于地区内差距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说明地区间差距是导致我国区域间需求结构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