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闽楠种源间生长性状的差异和遗传力分析》

《表2 闽楠种源间生长性状的差异和遗传力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闽楠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地理变异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检验显著水平P<0.05,**表示检验显著水平为P<0.01

对12个种源的苗高,地径,地上、地下及全株生物量等5个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分析(表2-3),结果表明,闽楠苗期生长性状在不同种源间分化较大,种源间差异极显著。苗高的均值为31.46 cm,种源间的苗高极差为30.23 cm,优、劣种源相差148.62%;其中苗高生长量最大的种源为广西富川,平均苗高为50.57 cm,是生长量最小种源湖南沅陵的2.5倍。贵州从江、贵州思南、广西富川、广西资源4个种源的苗高显著高于全部种源平均值,4个种源的平均高较全部种源的平均高大27.45%。平均地径为4.85 mm,种源间的极差为2.25 mm,优、劣种源相差54.74%;显著高于全部种源地径平均值的种源是贵州从江、贵州思南、广西富川、广西资源,它们的地径平均值比全部种源平均值高18.09%。单株生物量(地上、地下生物量合计,下同)高于全部种源平均单株生物量的种源有贵州从江、贵州思南、广西富川、广西资源、广西全州,它们的平均单株生物量比总平均值大23.93%,种源间的单株生物量极差为4.63 g。地上、地下生物量在种源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与苗高、地径、全株生物量的生长差异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