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基于人均GDP、产业结构的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标准Tab.3 Classific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s based on per capita

《表3 基于人均GDP、产业结构的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标准Tab.3 Classific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s based on per capita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规模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资料来源参考文献[47];F、S、T分别表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

尽管2010年中国总体进入了工业化中期,但区域工业化程度差异明显[45]。目前对工业化阶段的划分主要依据人均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制度水平、创新水平和综合发展水平[46]。基于人均经济总量识别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是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有研究认为没有产业结构变化的经济总量扩张只是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46]。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不仅可反映就业结构,还可体现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等。故根据相关研究成果[45,47],在人均GDP之外,还设定了产业结构标准以识别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表3)。考虑到研究时间跨度较短,本文结合2015年影响因素分析单元的人均GDP和产业结构以判断其经济发展阶段(1)。结果显示,352个城市中处于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期和后工业化时期的分别有32个、299个、21个;工业化时期中的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的区域数量分别为57个、215个、27个。处于前工业化期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部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城市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山东半岛,处于后工业化期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这5种类型的工业化阶段空间分布基本符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