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分区域回归结果: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表3 分区域回归结果: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限于分地区后各个地区回归的样本量限制,该回归仅加入了被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和*分别表示估计系数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估计系数的t值;AR(1)、AR(2)与Sargan检验输出结果为P值。

考虑到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全要素生产率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可能存在地区性差异,本文将所有研究的样本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重新进行考察。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分地区的回归依然支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会促进农民工就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上述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当然各地区的系数大小有所区别,其中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农民工就业效应最显著,西部地区的就业效应最微弱。这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2017年从输出地来看,东部地区的农民工有10430万人,西部地区则仅有7814万人。从输入地区来看,东部是最主要的农民工输入地,2017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15993万人,占到农民工总量的55.8%,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则仅有5754万人,仅占农民工总量的20.1%。无论从农民工的输入地输出地来看,东部地区都是最主要的农民工的主要聚居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民工会优先选择在东部地区就业,同时由于东部地区的技术水平较高,所带来的衍生就业机会更多,因此东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农民工就业的作用最明显。西部地区则由于对农民工的吸引力有限,即使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很难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