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北京城六区68家被调研企业情况分类》

《表2 北京城六区68家被调研企业情况分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特大城市功能变迁中产业疏解的困境与对策分析——基于北京市城六区存量企业调整退出情况的调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产业疏解的具体路径包含关停退出、区域转移、改造提升三种。《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综合考虑与首都功能定位和核心功能紧密关系及疏解难易程度,优先重点疏解四类非首都功能: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按照这一范围要求并遵循“先易后难、谋定后动”原则,《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框定中心城区(城六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地区,要求疏解提升、降低人口密度。2013年起,产业调整退出对象主要为“小散乱污”企业、城乡结合部“工业大院”、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随着疏解工作的深入推进,2016年以后调整退出企业逐步转向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性制造业和部分“高端制造业中比较优势不突出的生产加工环节”;2017年以来疏解涉及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以大中型市属国有企业和央企为代表(1),部分国有工业企业的制造环节、“老字号”企业的传统工艺环节、下属公司仓储物流、批发市场、物业出租等低端业态均被明确列入疏解(提升)名单,这些企业由于在历史沿革中经历了改制、分立、合并等多种改革过程,成立较早且占据市中心优越位置,成为中心城区“腾笼换鸟”的主要对象。按照三种疏解途径和企业类型进行区分,我们选择城六区23家“涉疏”央属、市属国有重点企业、45家一般性制造企业为样本进行访谈调研(2)(表2),这些企业部分已完成疏解,部分疏解工作正在推进中,基本上能够涵盖当前疏解退出企业(行业)的全部类型。